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经部门 > 农业

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公文搜 2021-07-12 11:04:37 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辅处乡2019年起步发展蚕桑产业,是全县蚕桑基地乡镇之一。蚕桑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辅处乡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得到了县委、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辅处乡2019年起步发展蚕桑产业,是全县蚕桑基地乡镇之一。蚕桑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辅处乡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大。 就目前发展情况看,辅处乡蚕桑产业体量小,起步时间短,在蚕桑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下 , 如何取得更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是辅处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辅处乡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基本情况简介 辅处彝族苗族乡位于XX县西部,距XX县城78公里,离威宁县城44公里,位于东经104度1 9分02秒、北纬27度08分51秒处。全乡总面积83.16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年均气温15-18℃之间,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雨量1100mm,无霜期 230天,最低海拔1300米,最高海拔2300米,乡内山高坡陡,植被覆盖较好,以山地地貌 为主,为典型的山区,山地占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由于山地较多部分区域水土流失 隐患严重。乡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由于桑树生 长期长,光合产物积累丰富,桑叶产量高、质量优,是蚕生长发育优质的营养供给地。 乡内无工矿企业,没有环境污染,无极端闷热、阴冷等恶劣气候,利于栽桑养蚕。通过 今年种桑试养蚕,蚕茧质量好,蚕茧粒茧丝长平均在1080m左右,解舒率高达75%以上。 目前茶花村已建成蚕桑产业核心区1个,建立了幸福村专业示范村1个,形成茶花村、幸 福村蚕桑产业示范点。 乡党委、政府根据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和乡情实际,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以蚕 桑为重点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出台了《辅处彝族苗族乡关于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发展的 实施意见》,支持蚕桑产业发展。引进了威宁高原蚕桑种植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乡种 桑、养蚕技术指导。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基本形成了“种桑、养蚕、收茧 ”产销一条龙,农贸一体化的产业生产格局。2019年,通过招商引资和集中项目资金及土 地资源优势,在幸福、茶花和开嘎三个村打造集生产示范、养殖于一体的农业蚕桑种植 基地,共发展种植面积达1300亩。 二、辅处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蚕桑产业基地建设资源利用不足。全乡蚕桑产业集中在白泥河沿线3个村,发展参 差不齐,蚕桑产业资源部份集中,一份分散,发展乏力,蚕桑户均种植规模较小,由于 是当年种植产量低,与务工相比效益不好,且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量桑树 园中的桑叶闲置浪费,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目前蚕桑产业主要体现在农民单一的栽 桑上,农户养蚕还未启步,缺乏成功的“桑蚕养殖”模式。 (二)技术人才支撑力度不足,无蚕桑科技指导人员。技术人才指导养殖形势严峻。现 在生产一线中没有懂蚕桑的技术人员,对蚕桑生产发展的新形势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更新 学习,养殖技术滞后现象十分明显,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是新兴产业,农民对种桑养 蚕不了解,从而导致建桑园后出现只种不管的情况。二是对蚕桑技术的推广应用较差。 (三) 龙头企业产品较为单一。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缺少龙头企业加入和带动,对蚕桑产业的稳 固发展影响大,还缺乏更详细的统筹规划和龙头公司的带动。 (四)投入渠道单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对蚕桑产业项目支撑少,乡财政财力又十分 薄弱,致使对产业的投入十分有限。作为依靠市场经营发展的养蚕农户收入不会很高, 且各户现在种规模较小,农户自身无力也无意对蚕桑生产给予较大投入,严重制约了蚕 桑产业的发展。运行也不够规范,政府相关扶持政策没有系统化,对产业资源的凝聚作 用还没有真正凸显出来。 三、辅处蚕桑产业发展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积极引导,统筹协调。集中资源优势全力建设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以实现桑园 规模化、养蚕标准化、蚕茧优质化、经营产业化,资源多元化为工作目标。建议:一是 应成立由乡党委、乡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的蚕桑产业化发展工 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抓蚕桑产业发展。二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蚕桑产业建设 的组织领导,各村基地也要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把手”负责制,并明确专 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对蚕桑生产重点村、基地村制定 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奖惩责任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