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将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作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总牵引和主抓手,按照全域统筹、一体规划思路,系统推进5个片区规划编制各项工作,目前市级规划试点湍江三产融合发展片区已形成初步方案编制成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在县域内片区划分中,我们通过“排位次、定框架,请专家、问民意”,将县域划分为湍江三产融合发展、滇州城乡融合发展、湍江开放型经济、滇东生态农业、云台农文旅融合发展等5个片区。其中,湍江三产融合发展片区作为市级乡村规划试点。
试点成色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风貌。为此,我们为试点片区赋予“精品、亮点、标杆、示范”定位,集中力量、尽锐出战。一是构建上下联动“一盘棋”。既坚持高位推动,构建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分片成立5个县领导牵头的推进组,负责为整体工作把方向、把进度、把质量,又坚持县乡村统筹发力,动员各行业主管部门、镇村力量,在具体工作中给思路、提建议、作参谋。二是明确编制流程“一张图”。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摸家底定数据—看现状找策略—听评议作论证—抓审查报备案—强管理保实施”的工作流程,实现规划编制流步骤、进度“一眼清”。预计6月底,我县其他4个片区规划编制形成初步成果。三是锁定技术标准“一把尺”。明确9项具体技术要求,确保规划契合实际、保证质量,比如,在方面,提出“”,在方面,提出“。”
在规划编制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把好内容关,确保规划兼容包并、环环相扣。一是本级规划与上位规划相结合。在主体功能定位、重大战略格局等方面深度对接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开发、限制等功能区定位,严格落实上位下达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有量等控制性指标,确保各层级规划紧密衔接、步调一致。二是总规要求与控规深度相结合。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要求上,着眼激发镇域经济动能,要求各镇区规划均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明确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各项用地指标。确保规划“形成即落地、上手即可用”。三是空间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着眼于空间规划方方面面的配套,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9个领域为切入点,梳理形成21个专项规划清单,对应形成布局图、项目库,与空间规划“同步编制、一体完成”。确保规划互相配套、各类项目能够落地实施。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发现试点片区显著呈现的“人均收入水平处于工业化后期,城镇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错位配置特征,人均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但二产三产比例低于全县平均值,这得益于片区农业高附加值的优势基础,为此,我们鲜明提出“坚持走基于农业本底优势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同时,试点片区辖乡镇8个、全市第一,常住人口23.59万、全市第6,体量大、数量多的特征决定了规划涉及的方方面面更广,必须把尊重民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试点片区作为连接绵阳主城区的“桥头堡”和县域经济第二增长极,规划是否能用、管用、实用、好用,直接关联到片区乃至整县的发展变革,为此,我们跳出“钢筋混凝土”思维,坚持专业领域的事专家干、事关群众利益的事群众谋,鲜明提出“坚持走汇聚民众智慧的接地气规划之路”。
二、主要工作
第一,我们通过选拔培养一支本地乡村规划师团队,更加有序、有效地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是组建退岗专班。我们通过深入实施“常青树攻坚行动”,从基层工作时间、业务经验等方面考量,优选出一批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等部门退居二线领导干部25人,并分别加入五大片区工作推进组,统筹协调处置在片区划分、规划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为群众的关注内容和需求出谋划策。
二是搭建田野智库。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规划编制的主动性,真正让群众“想表达”“能表达”,我们推动建立基层人才库,以田野上的“智库”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通过镇推选、村推荐等形式,优选出群众号召力强、熟悉村情民意的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200余人,作为村民呼声的真正代表,纳入基层人才库。
三是开展专业培训。在全市率先开办规划培训专班,邀请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规划编制单位的专家教授为基层人才授课,着重培训国土空间规划的理念和思路等课程,切实打造规划编制“土专家”队伍。目前全县已开展第一期培训,4月底前还将筹备开展第二期。
第二,我们为“土专家”赋予了“基础调研员、编制参谋员、政策宣讲员”三重身份,充分发挥其在专业编制机构与基层干部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协助专业编制队伍收集、汇总、论证、反馈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各片区专项规划梳理提出参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