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经部门 > 金融

金融

基层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的实践与思考

公文搜 2021-09-10 14:25:07 金融
基层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的实践与思考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是管理部门通过现场或非现场收集涉及项目的各类信息,运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剖析、识别,评
基层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的实践与思考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是管理部门通过现场或非现场收集涉及项目的各类信息,运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剖析、识别,评估认定是否为风险或风险程度并予以管理控制的过程。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是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风险管理后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新常态下人民银行高效履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基层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的实践做法(一)收集分析。通过采取座谈、调查问卷、查阅档案、实地观察、咨询外部专家、官方媒体等方式,收集分析业务风险节点、操作风险节点(如流程、系统、人员等)、执法风险节点、决策风险节点等相关信息,以及内外部审计和各类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违规案件、媒体和网络负面报道等历史数据,全面分析对象存在的各类风险,对各类风险节点中影响对象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以求获得较为准确的结论。(二)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的详细数据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1.客观评估。根据历史上风险实际发生统计数据或是大量的试验来估测。①将一个已发生风险事件分解为若干个环节,通过分析计算各环节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数量来估测此类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②通过对重要项目或重要业务流程进行足够量的模拟试验,统计出此项目或重要业务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2.主观评估。根据个人经验、预感或直觉而估测某项目发生风险的概率,属于主观判断。主观估测包括以下流程:①根据识别风险的性质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熟悉机构或项目风险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专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②由每个工作组成员使用书面形式将自己的分析估测反映出来。③整理汇总工作组成员意见,特别是汇总意见分析情况。④工作组讨论并分析意见分歧的原因。重新分析某一变量可能出现的次数或范围和各环节点出现问题的概率,如此重复进行,直至工作组成员意见一致。从而估测出此项目发生风险的可能及损失程度。(三)风险应对。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明确具体的应对措施,制定风险应对方案。1.风险应对策略。①在业务运行和管理活动中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②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将风险概率降到最小、风险程度降到最低。③采取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专门的机构或部门。④对于可接受的风险,应密切关注其发展变化情况并及时向上级行报告。2.剩余风险控制。对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后所有的剩余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形成剩余风险监控报告,并及时纠正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风险应对实施后的剩余风险水平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充分考虑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可能产生的新的风险,并有相关提示及处理措施,使之可控或可接受。3.历史分析。定期对风险识别与应对过程形成的文件和记录如风险分析报告等进行分析,归纳风险管理历史规律。二、基层人民银行风险识别与应对的不足与困难(一)操作困难:强化风险评估与信息沟通阻滞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渠道不畅。人民银行内部及与外部之间未能实现有效的沟通联系协作制度,且报送风险信息资料单一,不能动态反映风险管理现状。二是信息处理手段落后。风险识别、估测、应对工作尚处探索阶段,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并不高,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对风险环节的识别估测主要依赖定性分析与经验判断,存在定量分析不够、风险大小估测不准等问题。三是应对机制建设滞后。风险信息交流仅仅依靠前期准备阶段收集信息资料或进行临时性交流,手段匮乏,导致风险管理综合分析监测评价系统建设滞后。(二)机制困境:风险应对机制灵活与监督机构僵化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人民银行管理风险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内审部门发挥着主要的内部监督作用,但实际由于内审机构没有很强的独立性,监督能力往往会受到管理体制以及外部干预等因素的影响,监督作用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一些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内审部门只是流于形式,独立性缺失,行使具体的监督职能时显得力不从心,更无法把监督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