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公文汇编 > 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

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02-17 00:42:27 工作要点
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中央及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聚焦“两缩小、两确保”,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提升“百亿小岗”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示范带动为牵引,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根据省乡村振兴局部署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要点。一、强化学习贯彻,聚

 

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中央及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聚焦“两缩小、两确保”,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提升“百亿小岗”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示范带动为牵引,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根据省乡村振兴局部署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要点。

一、强化学习贯彻,聚力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1.强化学深悟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局上下要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党课等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奋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2.强化宣传宣讲。局党组成员及各科室、中心负责同志持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村入户。在市乡村振兴局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开设专栏(话题)等,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广度和深度。广泛宣传报道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实践,会同市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百村记录计划”“乡村振兴”专栏等系列宣传活动。

3.强化贯彻落实。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起来,实化工作思路,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完善“周安排、月分析、季调度、年总结”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规模性返贫,奋力推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走在前列、争创一流。

二、突出巩固成果,聚力抓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

4.深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合理确定2023年监测范围。全面落实网格化监测和部门筛查预警机制,加强基层走访排查和部门数据比对,采取集中排查与常态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开展帮扶,对风险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予以标注,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工作宣传培训指导。全面实施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改进帮扶方式,提高帮扶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5.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健全完善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基本医疗待遇保障和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政策、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动态清零。

6.有效应对疫情等风险影响。指导各地落实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政策要求,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切实防止因疫因病返贫致贫,最大程度保护脱贫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带动断链等引发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及时识别纳入,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解决困难、消除风险。

三、突出持续增收,聚力抓好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

7.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聚焦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在良种良法上发力,在农机农信融合上善为,在深化改革上赋能,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持续提高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2023年不低于65%,聚力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深化运用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成果,加大涉农“双招双引”力度,注重以乡镇为单元谋划脱贫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调配要素资源,鼓励联村联镇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8.因地制宜做优做新“土特产”文章。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鼓励支持“稻虾连作”“林下经济”“农光互补”、数字乡村、农旅融合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集群式发展。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强化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强力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培育一大批彰显地域特色、乡土气息的滁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切实增强乡村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

9.推动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指导到户产业,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大力推广微果园、微花园、微药园、微茶园、微菜园、微养殖园、微超市、微工坊、微农庄、微电站等“十微”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农民群众稳定增收新引擎。

10.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持续稳定。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劳务协作对接服务、兑现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等全方位支持。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带动,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优化脱贫人口就业服务。落实“双向”奖补、“一扶四帮”、政府采购就业帮扶车间产品等扶持措施。持续开展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加强脱贫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在7.3万人以上。

11.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持续加大脱贫地区支持力度,推深做实“投入促、产业强、就业稳、主体带、光伏助、消费帮、救助兜、政策添、改革推、防控保”十项增收举措,抓实“八进”行动,巩固“三专一平台”消费帮扶成果,纵深推进消费帮扶行动,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落实以工代赈,多方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促进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123个出列村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收入增速,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四、突出内生动力,聚力抓好“五大帮扶”

12.抓实联系帮扶。健全完善市级领导“1112”联系帮扶制度,统筹协调牵头帮扶单位持续抓好市级领导调研议定事项落实落地,持续推进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红色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加快“五大振兴”等各项工作上台阶、见实效。

13.优化定点帮扶。督促市直帮扶单位履行帮扶职责,指导和帮助联系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三大革命”,着力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分类考核,加强过程调度,落实帮扶责任。

14.助力驻村帮扶。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强化驻村干部培训,提升驻村干部业务水平。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帮扶干部跟踪管理。搜集整理驻村帮扶典型事迹材料,加强驻村帮扶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

15.落实县域结对帮扶。指导**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落实举措,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帮助完善产业就业政策体系,搭建就业平台,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打造县域结对帮扶特色品牌。

16.推进社会帮扶。广泛引导多方主体参与,协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帮扶和“聚社力兴乡业”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行动,协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科协等部门,发挥各类帮扶平台作用,形成社会帮扶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