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审批局2023年度工作要点
市行政审批局2023年度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全局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XX次党代会、XX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开展“三项行动”(“放管服”增效行动、数字赋能行动、交易监管提质行动),强化“五个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治保障、作风保障、纪律保障),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为加快推动XX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和省委、市委决定,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狠下功夫。持续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学、党支部集中经常学、党员自觉主动学一体推进,充分运用领导领学、专家辅导、研讨交流、专题培训、平台自学等方式,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落实省第XX次党代会、XX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数字政府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落地。
二、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质效
1.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强化业务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健全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一网通办”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智能办”,建好用好“襄十随神”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平台,推动线上人工帮办覆盖200个高频事项,新增“掌上办”政务服务事项500项、“一事联办”事项15项、“智能办”事项20项、“自助办”事项200项、“跨域通办”事项400项。打造“一网通办”改革“一县一品牌”“一部门一品牌”。
2.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编制印发《XX都市圈便民行动方案》,指导2023-2025年审批服务便民化相关工作,推动XX都市圈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综窗改革,合理设置无差别、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占比不低于70%。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线上打造实时在线服务大厅,线下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窗口,提供帮代办服务。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梳理出第四批市级高频事项下沉基层清单,推动下沉事项达到300项。推动“好差评”线上线下评价渠道全覆盖,开展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群众评”,实现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
3.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用好“政策通”平台,推动更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建立企业画像库、政策标签库、标签更新机制,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推动惠企政策智能匹配。打造企业个性化专属网页,企业可创建专属“用户空间”,精准获取最新的“我的政策”和“我的事项”,直达保障、快速兑现。梳理第四批“无申请兑现”政策事项,“无申请兑现”事项达到400项。
4.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60个工作日、社会一般投资项目缩减至45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缩减至25个工作日、小型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推行“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五证同发”,扩大区域性统一评价成果应用覆盖面,加快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5.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加快推进审管联动改革,将宜城市以信用审批“承诺即入”与“一业一证”为试点场景探索的审管联动改革工作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加快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重点推进经营性自建房监管、共享单车监管、校园食堂+“明厨亮灶”监管、气瓶监管、诊所监管、背街小巷乱停车监管、单用途预付卡监管、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等8个场景,全面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强化“双随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链。
6.试点推行存量房“带押过户”改革。制定《XX市存量房“带押过户”工作试点方案》,以公积金贷款为切口先行推行“带押过户”改革,在转让方不提前还清贷款的情况下,办理过户、重新抵押并发放新的贷款,实现用购房款还旧贷款,进一步提高我市存量房交易效率和便利度,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
三、以数字政府建设为驱动,持续推动社会治理精准高效
1.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建立覆盖市、县两级的全市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形成全市政务数据“一本账”,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建设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加强数据治理能力,会同数据提供、使用部门,完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细化数据治理业务流程,不断提升数据质量。
2.积极推进电子证照体系建设。扩大电子证照库覆盖范围和规模,加强数据校验认证,提高数据质量。聚焦便民服务、涉企服务等重点领域和高频服务场景,推广使用电子证照,完善“电子身份码”扫码亮码功能,探索“企业码”应用场景建设,打造政务服务“一码办事”典型应用场景。实施“无证明都市圈”创建工程,深入探索免于提交或无需重复提交相关纸质证照、证明材料,推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主体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应用,打造“无证明城市”。
3.抓好大数据产业链发展。树立“链式思维”,坚持“链式标准”,发挥“链式效应”,统筹加快推进二十大数据产业园、XX软件园、XX产业园、XX电商产业园等产业园建设,聚焦聚力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坚持精准招商,鼓励园区、楼宇运营主体主动招商,不断提升项目投资价值和孵化率。找准产业链发展突破方向,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快大数据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4.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强化基层政务公开,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切实加强基层政务公开能力建设,推动政务公开目录平台动态调整和更新,加强对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网站安全管理和日常监测,主动公开各类便民利企政策、解读、通知等权威信息,全面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5.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进一步优化12345热线平台功能,上线智能语音质检和智能坐席助手功能,探索推进热线知识库对外公开,拓展自助查询服务,积极运用政府门户网站政策问答平台、政务新媒体等渠道,实现群众自助咨询智能应答。积极推进市12345热线诉求精准处置标准化试点工作,完善热线受理办理工作流程、工单流转规范及督办考核机制。集约整合热线资源,加快推进12345与110系统对接。强化群众诉求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数据支撑。
四、以智慧综合监管为依托,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1.深化公共资源要素整合共享。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层级、信息系统、场所资源、专家资源,形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监督“一张网”,实现市县两级电子交易、服务、监管功能“系统集成”、“一网”部署、统一运行。整合共享公共资源交易全领域数据,强化系统在线交易、投诉处理、评标专家管理、全流程监管功能,实现交易全程透明、数据可追溯、关键节点可控、操作可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