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网评文章汇编(196篇)
目录
“二十条措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其中很多调整优化引人关注,比如: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等等。这样的调整和优化,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是基于对病毒变异和传播规律的把握和近三年来各地防控经验的总结,是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
科学的防控措施已经出台,关键是如何落实。
落实“二十条措施”不能有取舍、有遗漏,不能只关注特定情况下减少集中隔离天数、取消入境航班熔断等措施,更要认识到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绝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值得注意的是,“二十条措施”中强调: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等。其中还强调,要“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这些措施对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都十分重要、十分关键,要准确把握这些政策要义,尽快落实。客观地说,以上几条措施落实起来要比“封、堵、控”复杂得多,这给各地区各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考验,需要格外重视。
落实“二十条措施”更要杜绝层层加码、自行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二十条措施”中,对不同情况、不同人群的防控措施做出了科学细致的安排,要原原本本地落到实处。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区制定了一些疫情防控的“土政策、笨办法”,这些“土政策、笨办法”的本质,是懒政怠政。这样的做法,既背离中央政策精神,也无视群众利益,更是对抗疫资源的巨大浪费。
抗疫斗争是复杂、艰巨的。一方面,“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疫情传播靠“一刀切”是切不断的。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既不能以偏概全把“二十条措施”执行成十九条,也不能夹带私货、层层加码,搞出额外的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面对疫情防控大考,要有守土有责的担当,也要有统筹兼顾的本领,惟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两个全面”,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气吞山河,新征程气势恢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党的XX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确立了行动指南,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坚定了亿万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的决心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创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