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汇编(13篇)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护航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稳定
坚持增量、存量和变量同步抓,以“稳企”促“活市”、以市场循环促经济循环,全省市场主体经受住了疫情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疫情当战情,把市场当战场,护航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稳定。新华社2月6日播发了全国各地贯彻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重要讲话的新闻通稿,报道了贵州加强市场监管的相关工作。
一、聚焦市场供应稳,突出“三全服务”保需求。贵州是率先确定高三、初三复学时间的省份。疫情防控初期,防疫物资需求缺口较大,我们采取超常规举措扶持服务企业扩产转产,全省应急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由疫情前的3家发展到74家,产量由2~3万只/天增加到高峰时的900万只/天;护目镜、防护服、额温计生产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5家。一是全过程指导生产准入。全国首批开通防控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绿色通道,指派专人“一对一”对企业进行全程指导,简化资质审批程序,实施容缺审批,两个工作日内办结产品注册及生产许可检查,发放应急生产临时批复141件,允许企业使用简易包装在省内销售和使用。二是全天候提供检测服务。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作为全省唯一口罩和防护服检测机构,全员上岗加班,实时为企业提供口罩、防护服等及其原材料检验服务。积极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争取政策支持,开通物品编码网上绿色通道,24小时内提供快速赋码服务,免费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办理商品条码胶片。24小时不休息连续奋战3天,顺利完成全省集中定点诊治医院急需的211间负压隔离病房和两间ICU病房负压差值检测。主动上门为全省首家医用护目镜生产企业解决技术标准和检测等难题,企业第二天即开工生产,产品迅速送达对口支援抗疫前线。三是全覆盖派驻监督质量。对新建和转产防疫产品生产企业,每家派驻一名驻厂监督指导员,督导其落实全过程质量主体责任,严格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确保产品标准不下降、质量有保障。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我省口罩监管情况进行了报道。
二、聚焦市场秩序稳,突出“四位一体”强监管。市场秩序稳,人心才稳,社会就稳。我们探索打造行政执法、部门协同、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守住了决不因价格和质量影响疫情防控的底线。一是提醒告诫倡自律。发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自律公告,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向全省140余万户有批发零售资质的市场主体发送告诫短信。以县(区)为单位,向药店、商超等重点行业主体发放10万余份纸质守法告诫函,并签订价格和质量诚信承诺书。召开约谈提醒会80余次,督导经营者和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者,将18类涉及疫情药品医疗器械进销货价格张贴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并作出价格承诺。二是市场巡查重覆盖。突出巡查覆盖面,将网格化巡查责任分解到点到岗到人,以药店、诊所、商超、便利店为重点,持续加强巡查检查,并通过“贵州市场监管”App对检查情况实现跟踪监督。三是铁腕重拳惩违法。建立执法办案日调度机制,实施重大案件全程跟进、疑难案件实时指导、一般案件跟踪调度,依法做到结案快、处罚重、移送准。全省办理疫情相关案件5367件,实施处罚3393件,罚没金额4207.5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47件,实现88个县区执法办案全覆盖,其中,处罚金额超过10万元的价格类案件数,位居全国前列。积极派员协助总局查处熔喷布哄抬价格违法案件。强化联合惩戒,对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药店药房严重违法行为,协调医疗保障等部门,实施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吊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惩戒措施。四是公开曝光强警示。高频次发布8批32起典型违法案例,新华社等22家中央级媒体予以报道,近3000家网络媒体以及13家省内主流媒体刊发推送。其中,“再现百万罚单”典型违法案例,网络点击量5.4亿余次,位列全省新闻网络点击量第一名。通过短信公益广告形式,对全省4400万手机用户全覆盖发送违法典型案例,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对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力。
三、聚焦市场主体稳,突出“三量同抓”促循环。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就业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市场主体造成的影响,我们坚持增量、存量和变量同步抓,以“稳企”促“活市”、以市场循环促经济循环。全省市场主体经受住了疫情考验,总户数和注册资本总量上半年同比增长14.36%、12.81%。一是深化改革育增量。出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市场主体16条措施,持续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和审批许可改革。75项市场监管申请服务事项纳入“全省通办、一次办成”范围,124项改革事项纳入“一窗通办”。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开办时间持续巩固在3天以内。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减至10项,审批时限由60天缩短为7天;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承诺时限低于10天,较国家规定时限少12天。1-6月新设立市场主体27.12万户,平均每天新设立市场主体1489户,完成省政府《工作报告》年度新增50万户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任务的54.24%。二是予以补助稳存量。牵头实施保市场主体工作,用好“两个直达”政策,出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补助市场主体实施方案》,指导县级政府对受疫情冲击较大、存在实际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房屋租金、用工成本、公共服务性成本费用和其他费用上给予资金补助,竭力让市场主体信心强起来、经营转起来。三是创新手段强变量。印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38条措施,牵头10个部门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16条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正常运转。减免复工复产企业检验检测费用1200余万元,组织对1500余家企业开展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服务帮扶指导。开展转供电价格专项治理,责令1435个转供电主体清退违规收费7061.72万元,惠及终端用户17万余户。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下半年是贵州彻底解决千百年来绝对贫困问题的收官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尤其是肖亚庆局长讲话精神,紧绷防控之弦不放松,紧抓脱贫攻坚不放手,紧盯监管工作不放开,以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起来,把疫情带来的损失补回来,坚决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中,践初心担使命、交答卷作贡献。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推进“七个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扎实推进法规制度、监管责任、风险防控、信用管理、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和人才保障“七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今年以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扎实推进法规制度、监管责任、风险防控、信用管理、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和人才保障“七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责任担当。
一、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梳理涉及市场监管的328部法律法规规章,按照12个业务条线,辑印成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分册,为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提供法律工具书。围绕疫情防控,第一时间梳理10大类42项违法行为法律适用清单,将17部法律法规辑印成册,为各级开展疫情防控执法提供法律适用指导。上半年,全省共查办涉疫案件3172件,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77批,有力震慑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先后出台115个制度措施,有效规范各项业务工作,完善人事、财务、机关运行等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了靠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
二、推进监管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担当。梳理市场监管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等事项612项,科学划分省、市、县三级事权。建立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事项等8个清单,厘清责任边界,确保市场监管部门工作顺利推进。牵头负责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市场供应与监管组工作,细化责任分工,积极担当作为,办结各类应急审批429件。全省医用防护服日产能从零提升到9.87万套,医用口罩日产能从34万只达到2000万只,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协调相关部门合力保市场、保供应,9次受到省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