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民生部门 > 企业

企业

在公司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公文搜 2021-07-15 08:57:14 企业
在公司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的讲话主题主要是围绕改革,行政工作不再重复。   有人说,老谭来了不是瞎折腾吗?我们不是干
在公司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的讲话主题主要是围绕改革,行政工作不再重复。   有人说,老谭来了不是瞎折腾吗?我们不是干得很好吗?也有人说我来了搞文化大革命 。我现在和大家讲讲为什么要改革。党中央国务院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未来一系列改 革的重中之重。   去年6月13日,视察山东时指出:“国企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总 书记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的问题,我确实是面对面感受到了。去年3月8日我在北 京参加两会,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总书记指出,我们有的国有企业主业没做好就去做房 地产,去做金融,金融还违规。   抱残守缺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重汽同样存在。我到中国重汽后,收到上百 封群众来信,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主流还是认可的,有一些负面杂音也很正常 ,改革总是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   一、为何要改革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任何企业都无法逃避。当前,全球商用车产业 整合愈演愈烈,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改革开放40年,中国汽车行业 走了两条路,乘用车走的是合资路线,重型汽车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路线。乘用车起步 定位就错了,走急了,缺失高水平的动力总成技术,迎合了低价格消费水平的消费群体 。   有一些和外国合资的企业挣了一大把钱让外国人拿去一半,挣的另一半分到了中国的股 东,自主乘用车没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坐在功劳簿上,最核心的技术外国人不会给 我们,他们到中国卖的车有些是国外淘汰技术。 什么是高端品牌?奔驰S、E、C三个系列,在中国只卖C系列,卖得很红火,外国人连看 都不看,欧洲E系列早就不生产了,我们就是处在这样的消费阶段。   反而是重型汽车,我们掌控或基本掌控了核心动力总成技术,走过了欧洲四、五十年的 道路,得益于我们在开放中掌控了核心技术。现在干轿车的企业大都不挣钱或者亏损, 也开始进入重型卡车,因为重型卡车资源的共享比较普及。 我们这个行业,必须要做全系列商用车,别人都来蚕食我们的市场,我们光做重型汽车 不行,要做全系列商用车。只有否定自我,否定我们过去的“残”和“缺”,准确把握我们 的“残”和“缺”,才能准确对症下药。 这些“残”和“缺”突出体现在:   1、法人治理结构混乱,产权结构复杂   从这几次集中工作汇报就看出来了,有的是公司,有的是部,都按二级单位管理,但实 际上还有从属关系。缺乏顶层设计,法人下面套事业部,事业部下面套法人,董事长作 为法人代表不知道公司整体情况,无法对公司经营负全责,决策机制不健全。 董事长就是狗皮膏药,在中国违法的成本太低,国外没有人轻易愿意干法人代表,一旦 出事就可能是家破人亡。公司层级过多,我听说最多的都到了六级,下面还有参股企业 。国外好多公司都有好几级,但是要有信息化支持,在办公桌前就能看到各级公司在干 什么。问题是我们看不到,一级级汇报上来信息全部都失真了。   我们在香港搞了五六个公司,不知道是什么目的。香港就是个平台,有个证券事务代表 就行了。从法律层面看,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为公司带来经营风险。最近我们做了一 些调整,还要进一步调整。我估计在座的也没有人能回答中国重汽到底有多少法人公司 ,这是很可怕的问题。   2、人员过多,人浮于事   我去了一趟一汽解放,一共21000人,包括总部、青岛解放、锡柴、大柴、车桥、变速 箱和各地合资企业。按照财务口径,它们是800亿元收入,我们是659亿收入。我一听就 傻了,我们的效率肯定买不过人家,成本低所以价格低,去年他们也挣了40亿元。一汽 解放的人工成本比我们高一倍,无锡人均收入就20万,我们最高的研发人员人均收入才 14万元。   截至去年底,中国重汽的用工总数是42151人,其中合同工31400人(其中济南地区211 82人),外地这些公司有很大问题,大量消耗,大量流血;派遣工11133人(其中劳务 用工6078人,简易外包5055人);管理人员5235人,工程技术人员4415人,营销人员1 993人,一线工人1.47万人,整体结构极不合理。潍柴发动机板块1.7万人,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