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四川省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
公文搜 2021-07-12 11:19:36 旅游
关于赴四川省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 按照县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4月20日至28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和有关乡镇、部门负责人,赴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地区四
关于赴四川省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 按照县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4月20日至28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和有关乡镇、部门负责人,赴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地区四川省郫都区、蒲江县、石棉县、冕宁县、西昌市、会理县、盐边县、攀枝花市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一、经验与启示一是以优化管理体制为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全域旅游的发展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融合中共同发展。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理顺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突破制约旅游发展的障碍,才能推动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次考察的地区,全域旅游效益稳步增长,呈现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得益于科学的旅游发展管理体制。一是政府主导全力推动。在发展初期,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多方调研论证,以“大旅游”理念指导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广泛搜集整理历史遗迹、革命文物等,主导具体景点设计、施工和资金筹措,保证前期投入充分到位,为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管理机制科学高效。一方面是政府能够按照需要合理划分有关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比如将境内各景点的规划建设、接待管理、市场营销等均由旅游局负责设计方案,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推诿扯皮;另一方面出台激励措施。各地政府为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在稳定公务员工资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岗位和级别,以承担工作量大小和工作成效,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分配年终奖,激发了干部的潜力,营造了争先恐后、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环境。三是着力发挥市场作用。在全域旅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则,对一些规模较大或比较分散而政府无力承担的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承建运营,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二是以挖掘旅游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所到各地都有自身特有的旅游资源,以自己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一是发展红色旅游。石棉县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的安顺场,打造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冕宁县依托“彝海结盟”这一象征民族团结光辉典范的历史事件,全力打造彝海周边红色旅游景区,建成红军“彝海结盟”纪念馆;会理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皎平渡红军渡江纪念碑(馆)、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重走长征路,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二是发展人文旅游。石棉县是建国初期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石棉的主产地,随着科技发展,石棉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这里仍然是全国各地石棉矿工的第二故乡,承载着许多人的青春记忆。该县正在原石棉矿旧址建设一座石棉矿记忆馆,模拟复原当年的生产场景,吸引人们到此寻根、重温历史;攀枝花市是中国三线建设的龙头和成功典范,为纪念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全面反映波澜壮阔的“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历史,用5年时间的前期资料准备,建成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成为“全国三线建设者的心灵和精神家园、三线建设的资源库和三线精神的传承地”。三是打造现代旅游。攀枝花市东区阿署达村建成村集体控股的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全方位打造“花舞人间”景区,以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亲子体验基地、文创项目设计等为抓手,着力发展城市近郊观光农业、城市近郊休闲旅游、特色餐饮等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该村已有6家星级农家乐,51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7000元。三是以发展支柱产业为抓手,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才能保证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实施品牌打造战略。蒲江县在全国率先推进整县打造有机农业县,获批建设国家级“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猕猴桃、柑橘等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主打产品,“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蒲江丑柑”“蒲江米花糖”等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棉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