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开展三变改革试点+探索盘活农村三资新模式
经验材料:开展三变改革试点 探索盘活农村三资新模式
**县地处**市以南,山腹地貌突出,特别是**南部片区山高沟夹、耕地零碎、人多地少,农民增收渠道多,连片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在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创新改革的进程中怎么补齐发展短板,在丘陵山区用什么路径推进精准扶贫,在离县城偏远的乡镇条件下怎么发展现代农业,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怎样构建激发弱势群体潜能利益体系,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怎么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制度机制等这五个现实问题,成为摆在**县面前的时代难题。
按照**市20**年度县市区委书记挂牌推进创新类农村改革项目责任书的目标任务,在全县农村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探索盘活农村“三资”的模式和路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在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七权同确、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资金互助社、创新产业扶贫贷”等农村综合改革的基础上,今年2月,县委、县政府根据近两年工作实践研究决定,由**市综改区前线指挥部牵头,**县委农办、县委政研室等部门协作,在**县南、北、东、西、中五路片区选择11个乡镇13个村开展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点。
围绕“维护群众利益不变、壮大集体经济不变、同步全面小康不变”这“三不变”基本思路,力争到20**年底各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30%以上,财产性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
“三变”改革试点主要整合集体土地、林地、塘堰和劳力、技术、房屋、资金等资源合理利用,以组建五大股份合作社为抓手,实现让生产关系重构、生产资源重组,有效解决“集体空壳、土地零碎、劳力闲散、房屋空置”等关键问题。截至目前,11个试点镇乡13个村建立并开始运作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劳务股份合作社、村旅游度假股份合作社、村富民置业股份合作社”达到了43个,其中各试点村都已经依法组建前三种,后两种根据各村资源情况选择,实际上这五种农民股份合作社就是探索农民长期稳定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五种有效途径。
(一)整合集体资源,组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让权生钱。
**县农村村集体经济基础差,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为“空壳村”,20**年全县932个村中村集体经营收入仅有1006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有14个村、5万元以下的有476个村、尚有336个村无经营收益或“空壳村”。究其原因主要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原有的集体资产被分光、变卖,剩下的仅少量的机动地、塘库堰、校舍、荒山河滩等,也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手中无米,唤鸡不理”,集体经济弱化,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就成了问题。
综改区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按照“酝酿讨论、征求意见、群众表决”的议事程序,对改革涉及的清产核资结果、成员界定结果、股份量化方案、股份量化清册、股份合作社章程、股东代表名册实施民主监管“六公开”,构建农民充分参与机制,促进改革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先后在参与改革试点的13个村,成立了13个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由每个村的股民直接选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在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每个关键环节,都由股份合作社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且三分之二以上社员同意并签字形成决议后予以实施,保障了改革的公平公开、持续推进和群众满意。通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把集体闲置的校舍、房屋、机动地、林地、果园、塘库堰、水利提灌设施等资产盘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建平镇芝麻村,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社之前,集体经济收入为0,组建后通过盘活机动地、塘库堰、集体房屋等,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万余元;再如乐安镇断山村把基础设施投入量化入股、把产业发展资金入股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体直接参与分红,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1000多元,增长到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