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开展情况专题研讨发言、经验交流汇编(7篇)
民族工作开展情况专题研讨发言、经验交流汇编(7篇)
推动新时代xx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xx族、xx族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同中华文化的融合史。要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党团结带领xx族、xx族群众翻身做主人的红色故事。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次民族工作会议,在讲话中概括了“十二个必须”,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奋力推动新时代xx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力画好“同心圆”
栉风沐雨,沧海桑田。xx州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长期以来,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xx各族群众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华丽转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十三五”时期,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投入我州少数民族发展资金x.x亿元,省委实施“xxx”对口支援项目xxxx个、到位资金xxx亿元,全力支持我州发展经济、完善设施、改善民生,xxxx年底,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xxxx.xx亿元,是xxxx年的xxx倍,如期实现xxx万贫困人口脱贫、xxx个贫困村出列,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任何时候都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民族团结之花在xx大地常开长盛。
携手奋进“共富路”
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xx虽然已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发展不够、发展不快仍然是xx最大的实际。xxxx年底,全州人均GDP只有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xx.x%、xx%,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国全省低xxxx元、xxxx元。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按照“xx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让绿色生态成为一大特色、一个品牌、一座富矿”的要求,抓实“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四大举措,做好“土、硒、茶、凉、绿”五字文章,不断壮大州域经济,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抬高全州高质量发展底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抢抓xx对口帮扶xx州机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居民增收行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确保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让一个少数民族群众掉队。齐心浇灌“团结花”
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引导各族群众倍加珍惜团结、自觉维护团结、不断加强团结。扎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充分发挥社区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民族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强化基层党建、丰富社区活动、提升服务质量,把社区建设成为各族群众共有幸福家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平安xx”建设,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各族群众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切实维护全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联袂唱响“交融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xx族、xx族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同中华文化的融合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下里”“巴人”歌舞就在楚国流行、备受青睐,唐代的“竹枝词”就是起源于xx族民歌,xx从xx走向全国、唱响世界,xx等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光彩夺目。从明代抗倭到清代陈连升抗英,xx族、xx族人民勇赴国难、血洒疆场,传承了忠贞报国、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xx还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建立xx个革命根据地,xx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了感天动地的革命事迹和红色文化记忆。要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党团结带领xx族、xx族群众翻身做主人的红色故事。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xx族、xx族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各族人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要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重视优秀xx族、xx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赋予新时代内容,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文创产品、文旅精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创新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民族团结进步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党和国家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拓展工作途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就是实践中的创举。高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在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提高精细化水平、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
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遵循的主线。要在大学生中讲清讲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要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建设中,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耦合共振。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教育渠道,开展灵活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校是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应该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基础上,依托人才资源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促进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中华文化基因,促使中华文化更加精彩纷呈、更加朝气蓬勃。要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各民族学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评价机制。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级政府通过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示范创建,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了保持示范单位的示范性,需要加强考核评价,强化动态管理。高校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着力构建“自我检查—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整改”的质量提升机制,突出质量反馈和质量改进在创建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年度评价报告制度,不断激发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性作用,促使考核评价更为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