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秘书琐议
魏晋南北朝秘书琐议
王育成
2021-08-09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的分裂割据时期,这时政权林立,更迭频繁。因此,各个政权之间官职名号不一,职掌也有差异,有的连完整的正式官制都不存在,一些制度多系临时措置。但是,由于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对于以文书事务为中心的秘书工作,统治者却十分重视,秦汉时期所形成的三层秘书系统还大致存在,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后来的隋唐制度产生很大影响。现就几个较为重要的秘书官及其机构作一简要介绍。
一
在皇帝身边出现了以中书系统为主干的秘书机构网络。其长官是中书监、令,属官有侍郎、中书舍人等,官署名为中书省。
中书监、令是魏文帝曹丕在黄初元年(公元二二○年)设置。当时,尚书台权力甚重,形同宰相府,曹丕放心不下,便将尚书台的机衡之任递夺,委任久掌机要的刘放、孙资管理。因刘、孙两人资历不相上下,故分两官而监列令前。这样,中书便独立出来,成为直接秉承君主旨意,掌握机要的官署,类似后世的秘书处。属官有通事郎、黄门郎。主要业务是为皇帝起草诏令和其他机要文书,并转送各地奏书。送给皇帝的奏书,先由黄门郎看过签名,通事郎再署名,然后进呈皇帝,皇帝批准,最后向下行文。
晋代废通事郎,在中书监、令外增设中书侍郎四人。属下有舍人、通事,后合称通事舍人,掌管呈奏案章,据说加“知制诰”衔也可以参加草拟诏诰的工作。还有主书一职,负责保管各种文字资料,以备查询,相当于现在的机要秘书。此时,中书的地位并不算高,但职务亲重,朝廷官僚往往喜任此职,《晋书·苟勖传》记载,苟勖以中书监改为尚书令,有人来贺,他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