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集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集美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集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重要交汇点,新一届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强大动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力做好“两稳一保一防”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22年也是集美区承压奋进、破局突围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遭遇了最为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遭遇了压力重重的宏观经济形势,遭遇了全区发展的动力转换窗口期,困难比预想的更多、更大。但是,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团结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较好成绩。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42.3亿元和4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8.1%。
(一)经济运行稳中求进
创新活力加速迸发。新增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比增长52.9%,总数达26家。打造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标准化在线庭审场所,辖区国内专利授权量8202件,位居全市第一。签约落地厦门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策划生成首批12个区级PPP项目,总投资74亿元。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发布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四个一百”行动方案,开通全市首个先锋人才服务热线,引进高层次人才477名,年度新增市“双百”人才落户数连续八年位居全市第一。
主导产业全线发力。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354.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37.3亿元。软件信息业保持高速增长,规上软件信息和互联网服务企业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5%;软件园三期新增注册企业3703家,同比增长121.9%,落地注册资本金156.1亿元,入驻员工超8万人,西片区52万平方米研发楼交付使用。商贸业新增纳统企业161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速稳居全市第一。
金融实力持续提升。杏林湾基金聚集区新增注册基金418 亿元,管理总规模突破1600亿元,居全省各区(县)首位,占全市总量四成;区产业引导基金连续两年跻身“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榜单,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升级TOP金融赋能研究院,成立“两岸金融服务中心”,对台资金清算额超180亿元。在国内率先实现以数字人民币奖励台企上市。成立全国首个台企上市服务联盟、全省首个台商增信基金。
经济循环更加畅通。集美新城商气人气加速集聚,新城核心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市场主体创业兴业热情不减,新增各类商事主体2.6万户,同比增长10.4%。集兆嘉全球结算总部、全球第三座红点设计博物馆、普盛食品南方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举办2022“集美欢乐购”、二手车购车补贴等多场促销活动。外商在集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万美元,东方花木兰、祥峰QFLP等亿元以上外资大项目陆续到资。橙联跨境电商产业园竣工投产。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入围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灌口镇获评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双岭村、田头村分别获评省级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金牌旅游村,文源山现代农业示范园获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建成500亩高标准农田,成功培育2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工建设西亭人才公寓和兑山综合楼,签约招商杏林村地铁上盖项目,全省首创“1+N+1”灌口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超计划完成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增收任务。创新开展组团式结对帮扶,助力彭阳县打造5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投入3200万元用于清流县、新罗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评估总指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排名全市第一。“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9.4%。建成50个24小时e政务便民服务站,以及全省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强化府院税联动,积极实施企业全域服务试点工作,打造“海丝法务税务普法服务中心”。率先全市开展直播政策宣讲,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13.6亿元,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9.5亿元。深入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成立全国首个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行政赋能导师团。省级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台胞解难事办实事案例获国台办新闻发言人点赞。
(二)民生事业强优补短
教育发展更有质量。新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2个,新增小学建设学位8820个、幼儿园建设学位2430个,幼儿园公办率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率先全市落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现全区中小学教室空调和LED护眼灯全覆盖。集美中学入选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杏南中学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复评,英村(兑山)幼儿园通过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新招聘编内教师342名,新确认市级骨干教师及以上称号328人,组建名师发展工作室27个。新增17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抽检学科在全省义务教育艺术质量监测中分列第一和第二,在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中获13项大奖。扎实推进“双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87.5%,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华侨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集美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健康集美更加深入。川大华西厦门医院启动试运营,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集美院区投入使用,灌口中心卫生院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区妇幼保健院成为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合作医院,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儿童医院签约共建区儿科医联体。集美街道和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综合激励考核中分列第一和第二。32家村(社区)卫生所规范化率达到100%。不断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在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完成4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新建普惠托育机构6家、普惠托位555个,普惠率同比提升18.8个百分点,普惠性托育镇(街)覆盖率达83.3%,全市首家民营企业全资投建托育机构开园。
社会保障更显温度。就业形势更加稳定,全区登记用工企业3.8万家,同比增长25.2%;新增就业2.7万人,现有在职人数40万人,同比增长9.2%。打造全市首个区级“青年友好城区线上校招平台”,创新开展“远鹭回歌”“城市定向探索赛”等引才宣传活动,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突破97%。做实做细社会救助,低保扩面率15.6%,暂列全市第一。率先全省将台胞纳入救助范畴。发放残疾人“两补”2311.2万元,为5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实施新一轮幸福安康险项目,惠及老年人5万余人。
人文集美更具内涵。海峡两岸赛龙舟系列活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等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获中央领导肯定。全国首个区级两岸研学旅行专项奖励政策正式出台,31家研学单元获评省、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维纳数字艺术园开园,闽南戏曲艺术中心正式启用,改造20片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规范提升“十里长堤”,“集美之眼”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陈嘉庚纪念馆揭牌,全省首个“5G+VR”公安英模会客厅上线。传统纸扎技艺、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列入第七批省“非遗”名录。9处历史风貌建筑实现挂牌保护,38处不可移动文物三年集中保护修缮工作顺利收官。
(三)城乡发展精雕细琢
城乡建设打造精品。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成50个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已完工30个。完成征地2818.2亩、房屋征收35.2万平方米、交地4255.7亩,圆满完成陈井、西滨整村征收。福厦高铁厦门北站主体封顶。基本打通集源路、西莲路2条“断头路”,完成20条主次干道及商业大街提升改造,杏锦路跨高速段、灌口中路竣工,马銮湾环湾大道建成通车。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4条。新增3295个停车泊位,超5000个道路泊位实现智慧化改造。投用西亭A1-3地块安置房,加快推进蔡林、官任等17个在建安置房建设进度。完成5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惠及3967户居民。基本完成存量裸房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