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山西省)2016年介休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10:11:42 政府报告
(山西省)2016年介休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9月23日在介休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张 驰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
(山西省)2016年介休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9月23日在介休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张 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介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多重困难交 织叠加的严峻形势,在晋中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有 力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锐意进 取,攻坚克难,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二五;;期间,先后被命名为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争取到 新型城镇化等6个国家级试点和扩权强县等3个省级试点,中医药、妇幼健康服务两项工 作受国家部委表彰,安全生产、高速公路建设、食品安全等8项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 彰。 综合实力在逆境中不断提升。五年来,广大干部群众顶住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砥 砺奋进,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5.4亿元,年均增长6.7%;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年均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8.8亿元增加到 141.7亿元,年均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4.5亿元增加到84.1亿元,年均增 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233元增加到28970元,年均增长10.9%;农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由6319元增加到11723元,年均增长13.2%。经济社会发展跻身全省A类县第 八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排名晋中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晋中第二,公共财政收入以10.02亿元位居全省第十八。 转型效果在阵痛中初步显现。五年来,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十二五;;期间实施重点项目558个,完成投资456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308个,完成投 资304亿元,投产项目278个。;;一区三园;;建设迈出新步,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17个煤矿中15个建成标准 化矿井,形成实际产能1380万吨;加快焦化行业兼并重组,5户主体企业产能达到1225万 吨,昌盛大机焦项目投产;碳素产业加快提升,志尧、福源两个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 投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凯嘉煤层气发电、安晟泡沫保温材料等项目投产,博创纳米 材料工业园即将投产,崇光低热值煤发电进展顺利,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达38.7%。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20个、专业镇4个,核桃、铁皮 石斛、芦笋种植加工蓬勃发展,绿健鸡蛋远销港澳。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在市域经济中 的比重大幅提高,奥维德圣、晋能物流等仓储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实施易居乐、上康城 等养生养老项目;旅游总收入提高到85.6亿元,年均增长20.1%,绵山、张壁古堡分别跻 身国家5A、4A级景区,建成张兰古玩城,张壁、南庄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电子商 务产业园区开园运行,入驻企业43户,入选阿里巴巴;;千县万村;;首批试点,62个农村 淘宝村级服务站开业。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77∶21调整为;;十二五;;末 的4.3∶53.3∶42.4。 城乡面貌在拉动中深刻改变。五年来,围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大力实施百项城 镇化重点项目,加速城区扩容提质,累计完成投资百亿元,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实施 《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建成区达到2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4万人,形成;;一城两区五镇 三十村;;的城镇化体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26%,五年提高7.12个百分点。新建 城市道路45.7公里,改造12.5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3.8平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 供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中水回用率分别达到93%、95.5%、97%、21.6%,人防人均面 积达0.8平米。实施汾河生态综合治理,城市绿地总面积661万平米,绿化覆盖率、绿地 率、人均绿地面积达43.06%、37.7%、10.8平米。城区环卫实现垃圾机械清扫、上门收集 、密闭清运,开放免费公厕71个,改造小街巷232条、7万平米,建成13个便民市场。实 施2.37平方公里旧城保护,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 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