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之以群众“口碑”检验主题教育“成色”
以群众“口碑”检验主题教育“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评估主题教育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第二批主题教育面向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距离基层最近、直面人民群众,其工作状态和实效最能代表党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锚定“民心坐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效的根本标准,善看群众“脸色”、善听群众“呼声”、善赢群众“欢心”,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群众“口碑”检验主题教育“成色”。
善看群众“脸色”,老老实实查问题、寻差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想把主题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问题差距找准找实,群众的“脸色”是最好的“晴雨表”和“标尺”。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敢于“开门抓评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主动走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听真话察实情,了解群众所愁所盼、听取群众批评意见。要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及时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的进度和情况向群众公开公示、听取群众评估,看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要从群众“脸色”中看出矛盾最普遍、意见最集中的问题困难,在群众的抱怨和不满中找准群众期望和整改落实的差距所在,做到群众不满意什么、不答应什么,就整改什么、解决什么,逐条逐项列出问题清单、压实整改责任,回应群众关切。
善听群众“呼声”,踏踏实实谋思路、找办法。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邓小平同志曾强调:“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主题教育中,唯有认真聆听群众内心中最真切、最真实的心声,用心用情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才能对症下药、因类施策,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做到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将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推动发展情况放到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中检验,聚焦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大事,当好群众的“学生”,拜群众为师,针对群众不满意不答应的具体问题困难,耐心听取群众的整改意见、落实建议,从群众“呼声”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从群众角度想问题、做决策、出实招,把群众最关心、最关切、最紧迫的“呼声”置于心中最高的位置,将群众诉求转化为一条条务实可行的举措,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惠和好处,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笑声喝彩声。
善赢群众“欢心”,扎扎实实明方向、求实效。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是主题教育的“最终阅卷人”。要善看群众“脸色”、善听“呼声”,更要善赢群众“欢心”。古今成事皆实干,找到差距和问题、明确思路和办法后,不付诸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用“身影”代替“声音”,用“表率”落实“表态”,以落实主题教育各项任务为路径,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导向,以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率先垂范、担当作为,下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安全维稳、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一线,瞄准复杂难题、遗留问题、发展瓶颈的“七寸”,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不遗余力、不辞辛劳、不讲条件地破解发展中梗阻、化解基层困难事、排解群众心中苦,以实干实绩赢取群众的“欢心”,让第二批主题教育“成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