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230103)
大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十四届市政协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共大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凝心铸魂,锚定市十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汇智聚力,有效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大连加速挺进“万亿GDP城市”、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切实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一是着力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开展多层次学习宣讲,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成立7个市政协领导牵头的学习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学习研讨。坚持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化,全年组织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等集体学习52次。深入推进委员读书活动,探索宣讲和读书相结合、学习和研讨相融合、线上和线下相配合运行机制,建设藏书25000余册的委员书房,通过邀请专家定期开讲、推选委员轮流主讲等形式,举办“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读书学习“半月谈”活动7期。深化面向实践的人民政协理论研究,7篇理论成果在国家级媒体刊发。通过持续学习,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二是着力加强政治引领。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养成在吃透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全年召开党组会议31次,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具体要求。坚持把政协工作置于市委领导之下,请示报告重大事项34次,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各方面,加强对协商选题、建言成果的研究把关,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坚持服从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动员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同心抗疫,捐款捐物800余万元,下沉社区一线2000余人次。坚持寓思想政治引领于经常性工作之中,主席会议成员走访委员、谈心谈话500余人次,组织委员专项视察、参观见学等实践活动17次,不断增进“四个认同”。三是着力提升党建标准。坚持以党建引领和推动政协履职实践,新一届市政协党组第一次会议聚焦党建主题,专题研究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统筹推进机关党组织、专委会履职党支部建设,制定关于加强专委会党建工作的若干规定,推动党建责任上下贯通、高效落实,实现“两个全覆盖”。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召开机关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定期开展警示教育、重要节点进行廉洁自律集体谈话和提醒,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支持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
二、紧紧围绕中心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建言资政质效
紧扣“两先区”高质量发展和振兴发展新突破目标任务,全年开展重点协商10次,督办重点提案20件,开展监督性调研视察18项,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30次。一是聚焦党政工作的重点协商。召开“优化要素配置,推动我市高质量挺进万亿GDP城市”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集政协之力、党派之智、专家之能深度协商,着眼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精准建言,为我市冲刺万亿目标蓄力赋能。扎实开展提升水资源承载力“一号提案”办理协商,党政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部署,19家办理单位主动担当作为,政协委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做好支撑和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水文章”。围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大连在东北振兴中的桥头堡作用”,首次邀请沈阳、长春、哈尔滨、珲春四市政协联动调研协商,深化区域合作,协同推动发展。召开“推进英歌石科学城建设”双月协商座谈会,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围绕国资国企综合改革、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会展业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广泛协商,助推形成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围绕拓宽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等深入调研协商,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专项计划落实。高标准筹备并承办辽宁沿海经济带政协研讨会,为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沿海六市一体化发展出具“政协方案”。二是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建言。持续五年跟踪120急救体系建设,关于优化我市急救中心站点布局的建议,得到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题听取汇报,推动覆盖城乡的急救体系建设。接力开展乡村振兴系列协商,就实现生活富裕献计献策,就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牌建设、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保障等提出建议,一年一个主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围绕中小学建设、“双减”政策落实、民办高中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等深入调研协商,围绕优化公立医院就医环境、城市公园建设管理、“菜篮子”工程终端市场建设、振兴发展地方戏曲辽剧等广泛建言,跨年督办红旗街道岔鞍社区上千户居民吃水难、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等民生提案,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聚焦社会治理的难点献策。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探索与市纪委监委协同开展监督,联合印发《关于对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协同监督的工作意见》,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互借、结果共用等工作机制,合力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有效落实,创新工作做法被《辽宁政协信息》专报省委,获三位省委常委批示,被人民政协报刊发,并在省政协进行专项汇报交流。制定《营商环境建设类提案专项督办计划》,开展“依法保护企业权益,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双月协商,组织规范涉企检查专项视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走访企业活动,44名机关处级以上干部与134家委员企业结对服务,市县两级政协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40余个。围绕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社区治理模式、就医适老化改造、解决城区停车难、市容市貌品质提升、农村宅基地改革、美丽海湾建设、地方“四史”资源保护利用等协商建言,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政协优势。围绕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理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助力法治大连建设。深入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全年编报信息462篇,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
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广泛汇聚振兴发展合力
强化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历史责任,拓展团结面、画大同心圆,更好地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一是合作共事汇聚正能量。落实主席会议成员定期走访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重要会议邀请民主党派列席等制度,深化与党派团体联合调研、联办协商等经常性工作机制,为党派团体在政协履职创造条件。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提出提案74件,提交大会发言31篇,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52篇,发挥了履职主力军作用。二是团结联谊扩大同心圆。就我市宗教团体建设和宗教人才培养、民族乡镇扶持资金项目建设等调研协商,就加强宗教中国化专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族乡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开展民主监督,定期走访少数民族乡镇、宗教场所,鼓励和支持民族宗教界人士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献计出力。完成港澳委员增补工作,寄发《致港澳委员的贺信》,引导港澳委员发挥“双重积极作用”,组织香港等境内外金融机构与我市企业对接交流。协同市台联、台盟举办光复后台湾学运历史图文巡展,召开支持台胞台企在连发展座谈会,调研华侨权益保护及“侨胞之家”建设情况,加强同海外侨胞联系。三是增信赋能传播好声音。持续推进讲好“辽宁故事”、展示良好发展预期界别组活动,以“优化营商环境,凝聚发展合力”“喜迎二十大,我们这十年”等为主题,统筹运用线上线下、音频视频、讲堂媒体等形式,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委员讲述故事270余篇,14篇入围省政协讲好“辽宁故事”声量榜,《让大连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阅读量近35000次。创建大连“城史·故事”讲述品牌,深度发掘大连之美、展现大连之变、宣传大连之好,举办讲述活动14期1300余人参加。坚持报、网、端、微、屏协同发力,全方位宣传政协履职成果、创新经验和委员风采,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1100余篇,“大连政协”公众号推送142期。发挥文史馆阵地功能,接待参观群众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