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民生部门 > 企业

企业

协调:办公室工作的一大学问

公文搜 2021-07-15 08:57:09 企业
协调:办公室工作的一大学问 搞办公室工作的人都感到,做好协调工作,是当前秘书工作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 课题大在哪里?一是大在它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矛
协调:办公室工作的一大学问 搞办公室工作的人都感到,做好协调工作,是当前秘书工作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 难题。 课题大在哪里?一是大在它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矛盾在哪里出现,协调就要到哪 里进行。而这些矛盾又常常是涉及大事的。二是大在协调事关领导的整体和大局,而领 导工作不是决策就是贯彻决策。事关决策、事关领导,还不大吗? 那么,课题又难在哪里?“大有大的难处”, 首先难在它的事关重大上。上边那些事关大局的大,协调起来当然绝非易事。其次 ,也难在它多,时时处处都有协调,不会件件都容易。再次,更难的是协调是在人与人 之间进行,各有所执、各有所依,加上不少是调停“婆婆”关系,在本来是“众口难调”中 又多一层难。总之,难就难在协调者是在人与人的“夹缝”中削杈除结,使其连接粘合、 浑然一体。 办公室系统的协调,是在领导授权的范围内进行的,是协调领导人与领导人的关系 ,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领导与部门、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说到底是个工作 关系协调。 其目的是使领导决策顺利,使整体运行和谐,使情况沟通,统一认识,消除分歧, 达成一致。协调的作用和意义,至少有如下几点: 1.它是办公室既办事又当参谋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显明体现; 2.它是领导对办公室、对秘书长的一项重要委托,是领导职权的软性延伸; 3.它是净化领导人的事务工作,使领导人集中精力于主要工作的一项措施; 4.它是解除决策障碍,为领导决策和贯彻决策通路的有效方式; 5.还可以说是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搭桥”、“焊接口”,使其联系起来 发挥整体效应。 协调是协商,不是发指令。然而,协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门奥妙的艺术。协 调的对象层次有别,事项轻重不同,时间缓急可分。因此,协调必须讲求方式方法,讲 求艺术。 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是政策、是法令、是整体利益、是决策大局、是 平等协商。离开这个,就失去协调的依据。灵活是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是坚持原则之下 可以让步,是一时不通可以再行计议。一句话:方法可以灵活多变,目标一定要达到。 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才会符合客观规律,才能协调成功。世间事物是错综复杂的, 但又是有规律的,没有规矩不行,“一刀切”也不行。 二是团结为重。协调任务把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和秘书工作骨干推到部门和人群的 “夹缝”中间。他们在其内游动穿行,只可“搭桥”、“焊接口”,不可无事生非,推波助澜 。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者之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现 象。正因为有分歧、有矛盾,才需要协调。在大原则内,协调者为了消除误会,免生风 波,有时甚至可以“代人受过”。这样说,也可能有人不赞成。但事实上这种事绝非仅有 。有一个市委的秘书长说,我们这里有几套班子(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我 这个秘书长常常在这几套班子的秘书长之间或领导人之间协调。有一次某个领导人说的 一句话传出造成误会。我说是我说错了话,才没有引起风波。这正是秘书人员的苦衷和 可敬之处。如果协调者不协调反而扩大分歧,向整体团结上加楔子,那就是违反了政治 纪律,也失去了职业道德。 三是捕捉时机,事半功倍。这一条对上、对下都很重要。比如对上,当领导人情绪 好的时候是协调的最佳时机。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最好说话,协调事半功倍 。如果是在盛怒之时,那就不可火上加油,迎风而上。这时去协调事务,十之八九会碰 钉子。但是,如果事态正在发展,不去协调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时,即使盛怒也要迎风 而上。因为盛怒本身就说明有了协调的必要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协调最好是由被 协调者最信任、最喜欢的人去,至少也应是对方没有恶感的人去。当然,引起盛怒的当 事者如有了思想准备,故意“豁出去”让对方出出气,也不妨自己出面去做“负荆请罪”式 的自责协调。对方消了气,你实际上也完成了一次协调。 捕捉时机还有一条,就是“借东风”,顺水推舟。比如,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协调解决 而又遇到困难时,恰在这个时候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或发了重要文件,或是哪位领导人 作了重要讲话,或是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