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省委xx届x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xx省委关于制定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贯彻省委xx届x次全会精神,我们要紧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主动把握“三农”工作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在“新”字上做文章,加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在新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努力走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加强顶层设计,勾勒“新路”蓝图。我们将农业农村发展置于全省大格局中考量,作了两个初步定位。一是阶段定位,也就是“六期同至”: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速推进期”、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关键期”、特色现代农业高水平崛起的“窗口期”、农业农村区域布局“提升期”、农村改革“攻坚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进的“衔接期”。二是发展定位,即将xx打造成为“特”“优”现代农业新高地,努力推动辣白菜、野山参、林下灵芝、桑黄、大米5个主导产业,蜂蜜、松籽、油香鸡、林蛙油、冷水鱼5个优势产业。启动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在精深加工上寻求突破。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产业体系,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目前正与xx个城市建联,设立xx个销售网点,推动农产品走高端消费路线,同时通过品牌效应,力争引进一批以高端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项目落地。
推进稳粮保供,夯实“新路”根基。走出“新路”,“稳”是前提。我们将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农业保险等各项补贴政策,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做好防灾减灾和重大病虫害防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证产量稳中有增。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建设xxx亩高端食疗大米基地,加快推进种源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探索推广分区域、分领域、分类别、分环节的托管模式,整合资源,让乡村能人动起来、忙起来。
着力聚焦“特”“优”,点燃“新路”引擎。立足“特”“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十大主导产业,建项目、建基地、建品牌,优化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骨干企业,并促进其与金达莱丝路、智能云仓等平台建设结合,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特别是要把桑黄、人参、灵芝、辣白菜、大米作为突破口,牢牢抓住品牌、质量和标准三个关键环节,建立研究院、研究中心、体验中心,让xx特优农产品深入人心、有口皆碑。
坚持改革创新,迸发“新路”活力。要在“三农”领域走出“新路”,形成追赶超越新优势,改革是制胜法宝,创新是第一动力。聚焦设施农业、智能物流、新基建等重大农业项目,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努力抓项目、抓改革、优环境、促开放,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布新局、开新篇。我们将坚持以改革破题,落实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把农村金融改革作为重要支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金融贷款“蛋糕”,用足xx再担保、各大商业银行、设计融资工具等金融政策平台,强化金融杠杆作用,加大对战略项目、科技创新、产业龙头的金融支撑,撬动更多资金资本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汇聚。制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项目清单,进一步撬动汇聚资本力量,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泉活水。围绕科技创新,用好主导产业“一院两中心”平台,加快实现“一年成型、三年成势”,着力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