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经部门 > 农业

农业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公文搜 2021-07-12 11:04:47 农业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我区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工作实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我区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加快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深化和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理念、内容与水平, 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亲身感受到新农村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和乡村秀美、生态宜居的同时,也看到了部分乡村存在资源优势不足、规划建设滞后,其生产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脏、乱、差、弱” 等现实问题。一、原因分析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 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主体作用亟待发挥。2.农村规划建设普遍滞后,建房秩序有待规范。3.建设资金仍有缺口。建设资金几乎靠各级财政单一 投入。4.产业建设有待挖掘。依托产业优势不足,发展特色 产业不够。5.建设标准不高,建设内涵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有待 健全。二、几点建议1.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解决资金缺口。一是注重财政引领。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提高以奖代补额度。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作。三是整合项目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环境整治、“一事一议”、“一大四小”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四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 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 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和捐赠,支持家乡建设。2.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最大受益者是农民。一是要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要建立农民作用发挥机制,通过拓展渠道和搭建平台,全力做好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引导工作,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真正变成农民自己的事。二是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自愿、自主、自律、自管的原则,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选好村民理事会当家人。以农民所愿、所想、所盼为第一出发点,充分体现农民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农民共建家园的热情。3.切实加强规划的引导和支撑作用。要把规划摆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 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 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危房改造、道路通达、饮水安全、环境整治、垃圾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四是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展镇村联动建设,把童家示范镇周边村庄统一规划到月湖新城建设布局当中,可借鉴城中村改造的模式,提高村庄建设水平。4.注重和谐秀美乡村的内涵建设。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不只是改善村容村貌,而是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 文化、生态、民主管理等发展水平。一是要彰显地方特色。着力构建风格各异、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新模式,形成“一村一景”、“一点一色”的多“彩”布局。二是要挖掘文化底蕴。注重对历史遗迹、风土人情、自然景观、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的挖掘,丰富秀美乡村建设文化内涵。三是要坚持保护优先。要尊重村庄原有风格,不大拆大建, 尽可能保持村庄原有特色。四是要注重新农村的内涵建设。要整合农林水、环保、医疗、教育、卫生等各种优质资源, 逐步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进而实现社会保 障标准城乡一体化。并建立健全和谐秀美乡村的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