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锐平:共育新经济共强新动能并肩担负助推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公文搜 2021-07-15 08:47:46 民宗
共育新经济 共强新动能 并肩担负助推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范锐平2018年11月26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40年的改革开放,使创新创造成为融入全民族血液的
共育新经济 共强新动能 并肩担负助推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范锐平2018年11月26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40年的改革开放,使创新创造成为融入全民族血液的文化基因;40年的辉煌成就,使民族复兴成为激荡全中国梦想的时代强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时代机遇、创造了无限可能。香港和成都,“东方之珠”和“天府之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我们在国家战略布局上东西呼应。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核心城市,是东部面向世界开放的重要门户,成都是成渝城市群的双核之一,是国家向西向南开放开发的战略前沿,深化合作有利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我们在城市功能定位上相得益彰。香港是享誉世界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创新科技中心,成都正着力建强全国重要的经济、科技、金融、文创、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独特的城市分工将带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我们在文化气质特征上相近相融。香港和成都都是崇尚开放包容的移民城市,都有时尚之都的优雅气质和休闲之都的独特韵味,相近相融的文化气质为深化合作消弭了时空的距离、织起了互通的纽带。我们在城市发展合作上日益紧密。香港是成都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在蓉港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到位港资累计达510.1亿美元,IFS国际金融中心、远洋太古里、香港文创设计园等港资项目已成为成都的城市标识,香港已成为在成都开设外商法人实体最多的城市。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构建蓉港城市合伙人、发展共同体,实现拼船出海、互利共赢,已成为两地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当前,新经济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蓬勃兴起。我们应时而谋、顺势而为,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致力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成为中国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我们的抉择源于民族复兴赋予的城市使命。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持续提高产业外溢能力和功能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我们的抉择源于科技创新引领的城市转型。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和城市加快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我们的抉择源于对外开放带来的城市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使成都由内陆腹地跃升为战略前沿,必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努力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实现由跟跑承接到创新引领的角色转变。我们的抉择源于城市特质形成的独特优势。成都素有“天府之国、休闲之都”的美誉,正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具有突出的创新创业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和城市宜业宜商优势,唯有推动新经济百花齐放,才能使城市发展行稳致远。一年多来,成都统筹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新经济在全国率先起势。我们着力制定精准政策体系。聚焦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形态”,围绕政府治理方式转变和创新、创业、创投,出台18条政策措施。我们着力构建多元应用场景。将新技术新模式与城市发展需求有机链接,构建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本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七大应用场景”。我们着力搭建共赢合作平台。规划建设新经济发展空间载体,组建全国首个城市级新经济俱乐部,建设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连续四年举办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促进各类新经济要素无缝对接。我们着力创新要素供给模式。实施新经济培育的“双百工程”,提供全周期要素保障。新政实施以来,成都新增新经济市场主体6.3万户,新成长达到独角兽标准的企业4家,在中国城市“双创”指数评价中居全国第4。当前,成都新经济已从创新走向应用、从概念走向实践,呈现出高速增长、迅猛崛起的蓬勃势头。新经济发展是一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逐赛,面向未来:我们将更加聚焦新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坚持以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