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理论文章

理论文章

曹润青: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繁荣兴盛

公文搜 2021-07-22 14:10:21 理论文章
曹润青: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发表时间:2019-12-05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
曹润青: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发表时间:2019-12-05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为我们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1.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它们构成历史的基础。一定的思想观念是对一定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的反映,生产力发展到不同阶段,社会的思想观念与上层建筑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历史性变化反映出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在总体上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新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带动了当代中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和独特的实践创造,这一切无不反映和投射在社会的思想观念中,成为孕育当代中国伟大精神和伟大力量的时代沃土。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当文化最大限度地反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就能够提供与实践要求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整个社会增强文化认同、释放思想活力,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要实现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文化必须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为此,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旗帜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苏东剧变导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挑战面前,中国之所以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立足中国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得到充分释放。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们要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思想文化领域,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