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张顺洪: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史学会举办的“全国史学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守正创新,乘风破浪,努力开创中国史学新局面
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史学会举办的“全国史学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张顺洪
(2022年12月19日)
二十大胜利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程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总书记,是党的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是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大标志,令人欢欣鼓舞!我们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十大报告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报告提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说:到2050年前后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战略目标。我国广大史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响应时代需要,乘时代东风,守正创新,勇担职责,努力开创中国史学新局面,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伟业。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我国得到大发展。前辈史学工作者筚路蓝缕,在借鉴苏联史学成就的基础上,迅速打下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学获得大发展,随着研究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我国历史学经历了繁荣发展。但是,在繁荣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学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守正”上做得不够,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得不够;在“创新”上出现了严重偏向,就是深受西方资产阶级史观的消极影响,不少所谓的创新不过是照搬、模仿而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我国历史学的大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我认为我们要坚持好以下原则和方法。
第一,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我们的历史研究工作就会出问题。有些学者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研究工作过分低估,甚至对正确结论也持否定态度,陷入了学术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学者艰辛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历史学,应该充分肯定。前三十年历史研究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不足和问题是次要的。苏联史学界在历史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应该充分肯定的。据当年留学苏联的老专家介绍,苏联世界史专家懂10门外语的人不少;个别学者甚至能使用27种外语。对于苏联史学中的优秀成分,我们要吸收借鉴,而决不应全盘否定。对于我国前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如郭沫若、范文澜等艰辛探索取得的学术成就,我们不应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