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文广旅体局紧紧围绕上级有关部署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落脚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动文广旅体各领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服务促提升,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 完成“浙文惠享”民生实事任务。建成6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建2家“城市书房”,新建1家“文化驿站”。全县“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服务人口16万人,圈内共有637个文化社团,352名文艺骨干,1168名文化志愿者,面向群众免费开放运行场馆设施达219个,圈内已发布线上线下活动信息2804条,开展线下活动1494次,提供文化点单服务64次,参与群众达54万人次,群众满意度100%。
2.文化惠民持续推进。深入推进全民阅读,通过举办全民阅读月、4.23读书节、未成年人读书节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全年共开展“阅”主题推广活动249场,参与读者24.5万人次,实现全县图书借阅量34.9万册次,数字资源访问次数33.6万次;继续开展省"雏鹰计划万里行"走基层进校园活动13场,开展“喜迎二十大”主题文艺下乡、文化煦风暖乡行”等各类主题下乡巡演、美术作品展等70余场,合计服务群众3.5万人次,为基层送去文化大餐;开展公益惠民服务,举办公益培训班61期,培训人员9634人次。
3.精品创作成绩亮眼。打磨提升话剧《诚信老爹》重点创作剧目,成功在温州公演,其直播演出被30.4万网友收看,广受好评。组织群众干部创作三句新说《罩顾自己关爱他人》、快板说唱《防控疫情众志成城》等“防疫抗疫”主题作品,推出《幸福扫一扫》歌曲参加市级音乐新作大赛并有出彩表现,排演小品《阿强面馆》获“2022年温州市第八届戏剧小品大赛”创作和表演金奖,并选送省赛。其中,话剧
二、以保护为根本,推动文遗事业行稳致远
1.文物保护利用不断深入。完成70处三普点挂牌,完成文保单位保护标志碑立碑21处,持续推进文保单位两划测绘工作,完成县保以上文保单位地形图汇总、面积统计,现由县测绘院测绘,有序推进四有档案编制,完成《矾山矾矿遗址保护规划》省级评审,完成6处省保申报工作。完成矾山矾矿遗址(一期)修缮工程项目计划书编制、完成浙南石棚墓群(XX桐桥石棚墓)环境整治工程计划书编制。完成藻溪元店桥修缮工程,完成矾山矾矿遗址1号典型民居修缮。配合省考古所对苍泰高速沿线文物踏勘及文物资料整理。完成全县建设工程项目现场文物踏勘11处。
2.博物馆事业长足发展。馆藏文物增长速度较快。今年成功征集非遗手工、书画作品、金石拓片、契约文书等藏品154件(套),馆藏总数达1855件(套)。宣传教育工作丰富多彩,继续打造博物馆“青鸟课堂”宣教特色品牌,先后开展“红帆引领、欢乐童谣”“古人的存钱罐”“我是小小中药师”“触墨宝遗迹 品石刻风采”“承中华茶文化、传清新萃茶香”等15场专场活动。有效利用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先后举办《步步生莲.颜凌波三寸金莲展》、《清溪高致.陈斯书法展》等4期临展及文物图片展2场,为XX市民提供多样性文化及社科普及知识的精神食粮。
3.非遗传承成效显著。一是积极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和培训体验活动。以“儿童友好 文遗先行”“非遗传承 你我同行”等为主题主题,全年开展非遗展示展览互动20余场,开展单档布袋戏下乡巡回演出106场,涉及13个乡镇,惠及民众5000余人。选送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省市研修培训班,开展钩绣体验、果雕儿童体验等县内非遗培训体验活动。二是做好非遗项目保护。公布第十四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和第十批县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7名。开展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完成2019-2021年度单档布袋戏和道教音乐两个国遗项目保护单位保护和传承履职尽责情况评估。三是开展非遗抢救性记录。开展省级非遗短视频拍摄,完成渔鼓、矾塑、点色剪纸、民间八仙戏等 10个省级非遗项目短视频拍摄。配合市局做好国家级传承人口述史录制拍摄。四是开展非遗百家坊和工坊创建。打造县城主城区内非遗的共享新空间,叶文运点色剪纸微馆、夹缬体验馆被市里确认为第二批瓯越百家坊,钩绣入选市级非遗工坊。创建县级非遗工坊9家,各工坊销售总额达229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80个,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