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勤第:大走访走的不仅是百姓门槛,更是百姓心坎
公文搜 2021-08-03 08:34:53 优秀公文
“署名文选”38丨周勤第:大走访走的不仅是百姓门槛,更是百姓心坎公文咩咩 微信号 gongwenmiemie功能介绍 一篇文章就是一块砖,搬得越多,成长得越快。2020-12-27 收录于话题老秘公文
“署名文选”38丨周勤第:大走访走的不仅是百姓门槛,更是百姓心坎公文咩咩 微信号 gongwenmiemie功能介绍 一篇文章就是一块砖,搬得越多,成长得越快。2020-12-27 收录于话题老秘公文搜:领导署名文章,都是深思熟虑、用心着墨的佳作,多学习必定受益良多。 今天老秘公文搜推荐给各位读友的署名文章是,今年6月,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发表在常熟日报的文章《耕好乡村自治“试验田” ——以大走访推动村民自治的实践感悟》。与大多数更重理论性的署名文章不同的是,这篇感悟用“大白话”写所思、所看、所想、所闻,字里行间满是鲜活,读来分外生动“诱人”。 前面老秘公文搜还曾分享过孙靓靓的一篇文章,也如此般精彩: 好文章不一定“高大上”,“接地气”也同样有精彩。“”是以推荐。来源:常熟日报。摘取文章资料主要用于同读友学习交流成长,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耕好乡村自治“试验田”——以大走访推动村民自治的实践感悟周勤第 创新社会治理、强化村民自治,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政府直面的现实课题。 今年,省市部署开展大走访活动,为党员干部了解民情、联络感情、干好事情创造了很好氛围,也为各级领导抓创新、抓改革、抓探索开辟了“试验田”。走访一开始,我就定下一个原则:既要面上了解情况、帮困解难,又要点上深入村组解剖麻雀,着力在真走真访中做实“规定动作”,在探索试点中耕好乡村自治“试验田”。 基于这种考虑,大走访以来,我先后20余次到乡镇板块调研,9次到挂钩的古里镇,并5次走进古里镇李市村唐家坝宅基,参与村庄环境整治,融入村民“做自己主、办自己事”的全过程,感受到了村民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看到了村庄整治的初步成效,坚定了在全市面上推进乡村自治的信心。 乡村自治的难点是转变观念必须以思路转变促进现状改变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治理模式,转变观念是第一道“拦路虎”。走访中,我和镇里商量,选定即将进行村庄整治的李市村唐家坝宅基开展试点,这才有了我与唐家坝的几次“亲密”接触。 3月9日,我第一次到唐家坝。唐家坝位于李市村最西端,与沙家浜唐东村隔河相望,宅基由2个村民小组、34户农户组成。宅基周边环境优美,依傍着一条蜿蜒美丽的河流三千溇,水质优良,听村民说经常有上海人来钓鱼。但宅基的道路质量比较差,污水潭环境脏臭,停车空间也很有限,缺少公厕生活不方便,不少人家搭建的猪棚影响村容、有异味…… 调研中,我与村干部交流,并走访了陆雪明、陆祥云、张龙兴等几户家庭,询问他们对村庄环境的看法,他们也表示对环境不满意,想整治的愿望比较强烈。我和他们说,这次村庄整治镇里不插手,村和村民小组组织,村民共同参与、自己做主,他们有点意外和诧异。 我想,这可能对很多村来说都没真正实践过。以往大都是政府剃头担子一头热,做方案、搞整治全包干,有时群众不知情、没参与,政府花了钱可能老百姓也不满意。长此以来,村民对村级事务就产生了“局外人”心理,主体意识也渐渐弱化。 接下去的几次走访,一方面我和镇里同志多次给村民讲村民自治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建议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走出去开开眼界。3月中旬,他们去了古里镇的苏家尖村、高长村学习,5月中旬,镇里又组织他们到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考察。后来,村民小组长陆祥云对我说:“出去看了以后触动很大,农村要发展,环境是基础,只有环境弄整洁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客人来,然后还可以搞民宿、农家乐。”村书记周建元也感叹:“考察不仅学到了村庄整治的经验,也学到了村民自治的方法;不仅看到了观念上的落差,也看到了工作上的差距。”他们都表示,要把所见所闻分享给其他村民,以实际行动带动全体村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 转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要从一朝一夕抓起,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今年,全市部署了“村道改善”工程。这项重点民生实事,虽然花钱不多,但确实是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事,群众直接看得见、感受得到。村道改善过程中,市里要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群众意见不统一宁可延后做,就是想逐步唤醒百姓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自治意识,为推进乡村自治迈出第一步。 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