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宏: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公文搜 2021-07-09 14:36:44 教育
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 转化助力产业升级发展——朱世宏在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现场会暨企业与高校合作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高校是知识创新主体,也是技术
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 转化助力产业升级发展——朱世宏在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现场会暨企业与高校合作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高校是知识创新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今天的会议,是我省历史上首次把省内两大核心创新力量聚集一堂,专题共谋发展的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对大力推动我省教育、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我省高校紧紧围绕发展需求,坚持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重要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提升办学实力的战略工程,放在学校建设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同时,强化与企业、行业、地方合作,为我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握“一个核心转变”、明确“两个根本任务”、强化“七个始终坚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一、把握“一个核心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支撑引领区域和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产业链来调整优化高校创新链,推动高校科研全面转向到“聚焦产业、支撑企业、服务区域”这个核心上来。以“推进协同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改革科研评价”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健全产学研合作制度体系,努力提高高校创新、服务和转化能力,使107 所高校成为107 颗创新种子,不断开花、结果、壮大,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支撑和更为全面服务。二、明确“两个根本任务”一是“顶天”。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引领产业发展。加强协同,面向前沿解决重大问题,全面提升四川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四川高校科技新优势和全国竞争力,构筑四川高校创新体系。二是“立地”。面向产业企业需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聚焦核心产业,面向区域,立足一线,改革评价,推进转化,全面调整高校科技工作方向,增强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三、强化“七个始终坚持”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服务意识,把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首要责任;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贡献意识,把经济社会贡献率作为检验高校科技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大局意识,着眼促进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来谋划高校科技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协同、集成、自主创新的理念,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任务;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突破口;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强化产学研平台建设,把建设高水平平台作为整合资源、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七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推动创新团队成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示范、引领骨干力量。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一是深化科技制度体系改革。目前,突出政策协同,初步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会同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省委编办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意见》(简称“20 条”);会同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和省社科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会同科技厅制定《四川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办法》,目前已建国家大学科技园5 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 个,建成和在建省级大学科技园7 个,基本覆盖了我省产业重点领域。接下来,要着力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转化激励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机制和政策环境。二是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协同创新能力。目前四川高校与省内外400 多个市县区、1500 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科技合作关系,年度科技经费总量的53%来自于企业。我们在全国首家建立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公布制度”,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数量及效益作为高校科技评价核心指标,首次侧重围绕经济推动、产业贡献、社会影响等实质性贡献进行评价,得到教育部肯定并被列入“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区域试点”。设立“重大成果转化培育项目专项计划”,并调整教育厅科研项目经费投向,将其中40%用于支持与企业合作实施成果转化,引导高校全面面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