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贵在“因类施策”
宣讲贵在“因类施策”
发布时间:2022-12-8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地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然而,一些地方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存在一讲了之、大水漫灌现象,看似场面大、人气足,实则因为空洞刻板、照本宣科,难以达到“解渴”的效果,听众获得感也不高。提升理论宣讲效果,关键是因类施策,制定个性化宣讲主题和稿件,让听众听有所获。
尊重听众精准讲。宣讲效果好不好,听众感受最重要。一些地方制定宣讲方案,不是从听众的角度考虑,而是过分追求时度效、高大上、形式新,简单粗暴地以部门意志代替听众需求,产生了思想偏差,有甚者从一开始就跑偏。因此,宣讲前要广泛征求意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摸清听众的行业类别、受教程度、年龄结构,重点围绕年龄、工龄、党龄、工作经验长短情况,对听众深入研究分析,详细掌握听众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同志还是新党员、是基层一线的群众还是新农人、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还是零基础,针对性邀请宣讲人、整理宣讲稿件,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确保听众听得进、能吸收。
灵活方式创新讲。受众差异化要求宣讲分众化。这就要求宣讲人不能用“万能课件”“一稿走天下”。对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宣讲时要避免机械重复“昨天的故事”,适当压缩时长,更加侧重于在学中干、干中学,引导他们思考当下该怎么做、做什么,在火热实践中体验理论,避免空讲理论、纸上谈兵。对基层一线群众,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从“小切口”切入、用“大白话”交流,既“阐释”又“答疑”,既“解疑”又“解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故事、举实例、讲道理,尽可能地把“晦涩难懂”的规范表述,转变成“土得掉渣”的方言土语,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出真情实感,引发听众思想共鸣。
精心准备生动讲。宣讲的核心是“宣”,关键是“讲”,落点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要坚持把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作为宣讲的重中之重,推动深学细悟笃行、学懂弄通做实,防止宣讲时舍本逐末、踏空跑偏。要立足当地实际,既讲如何走好民族复兴康庄大道的大主题,也讲关系听众一粥一饭、一针一线的小话题,既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当地重要指示精神“融”起来,又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生动阐释,把听众思想上的模糊认识点出来,让听众在认识和实践上有更直观的感受,尽快找到“拨开云雾”的感觉,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