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材料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机关材料写作中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组织上的问题,二是具体组织上的问题。总体组织上的毛病一般是大问题,具体组织上的毛病一般是小问题。下面,我们分别讲讲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一、总体组织上要注意的问题
在材料的总体组织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空、碎、乱。这些毛病,常常要动大手术,甚至导致整个材料的大返工。因此,必须努力避免这样的毛病。
01
内容空洞的问题
内容空洞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指导思想上有偏差,总想多讲点大道理,好像不这样,材料就没有高度。结果道理讲多了,越讲越长,越长越离题,越离题越说不清楚。
二是材料占有上不充分,没有足够的数字和典型的事例说明问题。有的文章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典型事例,就是有事实,也是概括性的结论。这种文章使人看了之后,好像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既像他,又像我,也像你,没有个性。如果属于第一种情况,要下决心把那些离题的大道理和正确的废话砍掉。道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讲道理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能冲淡主题。
因为,机关材料不是纯粹的论文,讲到点子上的道理有一两句就够了。这样反而显得问题集中。如果属于后一种情况,就比较难办,因为先天不足。如果只有某一个问题缺少材料,文字上的弥补办法是根据已经了解的情况,多从面上的情况作些综合叙述,力求避免给人以干巴巴的感觉。当然也可以用电话补充了解一两个例子。这些都是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是整体上缺少材料,这篇文章还是不写为好,硬写是写不好的。
02
材料不够概括的问题
它和上面的问题正好相反。
产生的原因:
一是由于问题进入的口子小,提不起纲来,观点狭窄,覆盖面小,反映不了事物的全貌。
二是由于占有很多材料,丢掉一些,总觉得可惜;情况了解很细,总想有头有尾地把它写下来;加上事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结果就出现了材料脱离观点,观点统率不了材料的现象。
解决的办法:
一是重新调整观点或提炼观点,使观点能够概括事物的全貌,纲举目张。
二是材料要有正确的取舍,要舍得砍掉雷同的材料和材料中不能说明观点的多余部分。一般说来,在一个观点中有反映总体的数字,有面上情况的简要叙述,再有一两个能阐明或引申主题的典型事例,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了。
这里,反映总体的数字和面上的叙述是重要的,不要成为简单的观点加例子。出现最多的情况是观点一一亮出来,接着就是一连串的事例,文章很长,说了很多,还不能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因为具体事例再多,再生动,也只能说明个别,而不能反映一般。
比如说,我们写一个千人的单位的材料,观点是生产积极性高,举了十多个人的例子,也很生动,但还是说明不了单位的人生产积极性高,因为积极性高的只占千分之十,是少数而不是多数。就是写一个十多人的单位的材料,也必须有面上的事实概括。
事实上,一个观点少则一个例子,多则两个例子就足够了,三个例子就显得多了。如果列举了三个以上的例子,还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就说明面上的情况没有叙述清楚。所以在写调查报告、事迹材料、经验材料中,一定要注意面上的概括,这个概括不是思想鉴定,应是总体数字和事实概括。
三是强化事例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有三个事例,都舍不得丢弃,那就得设法使这三个例子从不同角度或侧面进入,以阐明观点;或者是三个事例各有一个侧重点,一层一层地使主题思想深化。一定要避免堆砌例子和“贴膏药”的现象,不管例子放的地方合适不合适,有没有用,用处大小,都往上贴,那是不行的。
03
结构混乱的问题
一篇文章写成以后,给人看了,不得要领,不能立即得出一个中心思想,不能给人一个系统概念,这就是结构混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