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理论的哲学思想底蕴
公文搜 2021-07-09 11:30:55 组织
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理论的哲学思想底蕴发表时间:2021-01-18来源:上观新闻杨洁勉 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值此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
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理论的哲学思想底蕴发表时间:2021-01-18来源:上观新闻杨洁勉 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值此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要从哲学思维的高度,深度学习理解党的外交理论,努力认识和把握世界形势和中国外交规律,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蕴含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内涵。首先是坚持科学方法论。世界的可知性存在于相对和渐进的规律之中,历史的进步存在于由低向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毛泽东、邓小平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交哲学,重点研究和分析国情世情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明确时代赋予的主要使命,抓住和用好各种战略机遇期,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运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整体思维和重点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不断破解难题并取得进步。其次是坚持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在成长和成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如被压迫民族的解放、第三世界的共同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在“天下大同”和“公平正义”等哲学思想所包含的价值观的光芒照耀下,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丛林法则”和“西方中心”等价值观的局限性和反动性被暴露无遗。第三是以人为本和造福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造福人类,体现了中国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并表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和努力。中国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是长期目标;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理想正在逐步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外交思想则在外交领域倡导了“共商共建共享”、“造福人类”等理念,两者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这一最高价值要旨。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外交的百年理论建设也是哲学核心理念的构建进程,从而形成了以利益观、时代观和体系观等为核心理念的总体外交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一是综合平衡的利益观。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环境中诞生的,并在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处理内外利益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成熟的,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从而确立了自身的利益观。中国共产党也非常重视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斗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广大被压迫民族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战后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公平正义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进国际社会福祉的历史进步意义。而且,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高举国际主义旗帜,不惜牺牲巨大国家利益,全力进行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斗争,积极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的联系,两者的利益紧密相连。还及时地倡导了正确义利观,更加体现了中国和国际社会利益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二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在建党后的相当长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认同列宁提出的“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观。毛泽东长期运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观,积极开展以武装斗争为主的革命运动,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驱逐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在时代观上虽然也发生过偏差,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纠正。在邓小平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时代判断经受住了此后的历史考验,成为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基本判断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