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公文汇编 > 综合汇编

综合汇编

辛亥革命主题素材汇编(4篇)

公文搜 2022-08-17 16:17:26 综合汇编
辛亥革命主题素材汇编(4篇) 赓续辛亥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xx力量 澳门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刘艺良表示,对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进行了精准概括。澳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思想及其传播与澳门密不可分。孙中山先生曾在澳

 

辛亥革命主题素材汇编(4篇)

 

 


 

赓续辛亥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xx力量

 

澳门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刘艺良表示,对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进行了精准概括。澳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思想及其传播与澳门密不可分。

孙中山先生曾在澳门镜湖医院行医。镜湖慈善会主席廖泽云表示,澳门是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故乡,也为孙中山先生早期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舞台。每年10月9日,镜湖都在孙中山先生铜像前集会纪念辛亥革命,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张宗真说,澳门也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辐射源之一。正因如此,澳门同胞崇敬孙中山先生,追随辛亥革命思想,并且不断传承爱国精神。

中国共产党继承发扬辛亥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张宗真表示,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对辛亥革命110年来历史的定位和肯定,是对革命先驱的尊重和缅怀,更是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刘艺良表示,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事业。在今日中国,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夙愿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廖泽云说,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遗志,延续了民主革命的事业,逐一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梦想,才有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才有今天踏上小康、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崔世平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携手肩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

澳门青年联合会副会长廖启承表示,广大青年要学习、继承辛亥革命先贤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小我融入兴国、强国的大我之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刘艺良表示,澳门和统会将坚决拥护和落实系列对台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澳门学联理事长杨炜轩表示,重要讲话明确“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澳门青年学生应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继续落实和推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澳门繁荣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澳门中华青年进步协会理事长许治炜表示,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发扬革命精神,对团结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有重要作用。期望广大青年发挥互助互勉、共同进步的精神,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努力。

10日出版的《澳门日报》刊登社论指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辛亥革命先烈的毕生追求。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只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一定能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早在1942年3月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发表了一篇《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他说:“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郑重提出:“说到革命的准备,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因此,“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纪念辛亥革命,追忆和缅怀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们的历史功勋,学习他们在近代中国探索奋斗中留下的精神遗产,就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回顾辛亥革命的历史,首先需要考察当时国内、国际全局的状况。否则,就很难理解它为什么会爆发、具有哪些历史作用和影响,又为什么会存在严重局限,这一切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产物。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近代以来,中国却大大落后于世界的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依靠船坚炮利,轰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社会发展脱离了原有的轨道,一步步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道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的命运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亡国灭种的阴影沉重笼罩在中国人的心头。辛亥革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爆发的。

要谈辛亥革命的历史,不得不从中日甲午战争讲起。它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的内外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同它直接相关。

甲午战争前半个世纪,中国人是在几乎没有精神准备的状况下,不自觉地卷入世界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的炮声、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人们感到震惊。人们突然发现在中国以外还存在一个如此陌生的世界,但一时又不能明白周围发生的一切深刻变化。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还使人们一度产生一种虚幻的安全感。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仍然希望中国重新回到“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那样的盛世。可以说许多人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还处于相当麻木的状态。直到甲午战争前夜,进步思想家郑观应已经感到需要向社会发出“危言”,但仍不敢公然指出中国已处在“衰世”这一事实,而将书名称为《盛世危言》。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带来的刺激实在太大了。它从根本上宣布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一切深深刺痛着每一个对祖国怀有深厚情感的中国人的心。1895年,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发表《救亡决论》,在近代中国第一次喊出“救亡”的口号。许多人在惨痛的事实前猛醒过来,觉得面前的问题已不再是一般地谈论什么“自强”“求富”,而是需要直截了当地起来“救亡”。此后,“救亡”成了摆在每一位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面前压倒一切的中心问题。中国的先进分子日夜苦思焦虑,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都是在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寻求答案。而此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恰恰相反,宁肯大量出卖国家利益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镇压人民的反抗,来维护早已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如果不明了当时的这种社会背景,就不可能对辛亥革命有正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