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公文汇编 > 综合汇编

综合汇编

意识形态工作研究与思考材料汇编(6篇)

公文搜 2022-08-16 09:28:04 综合汇编
意识形态工作研究与思考材料汇编(6篇) 教授关于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校) 文化自信是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力量源泉和文化根基,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不断培育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推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严守阵地,打造清

 

意识形态工作研究与思考材料汇编(6篇)

 

 


 

教授关于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校)

 

文化自信是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力量源泉和文化根基,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不断培育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推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严守阵地,打造清朗网络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亦是人们汲取精神文化资源的主要手段。因此,网络既是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复杂场域,也是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必须严守网络这一重要阵地,用坚定的文化自信、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构建文明、先进、清朗的网络文化。首先,主管部门应该对各类网络文化资源传播平台或程序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估管理,对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对其引发的网络舆情及时跟踪、监测、引导,抢占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与制高点,确保网络文化产品的正确价值取向、打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生态;同时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谨防历史虚无主义、黄赌毒骗、网络暴力、泛娱乐化等网络消极文化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侵蚀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此外,应紧扣网络平台的特点,加大官方网络文化创新力度、激发官方网络文化创造活力,以中视频、短视频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客观、有效地向大众传递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正能量,切实维护社会和谐及国家安全。

集智聚力,充分发挥智库力量。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也面临着新局面、新特点、新问题,这些都亟须智库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积极作用,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建言献策,提供积极有效的智力支持。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因此,要想推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高端智库建设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强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保障智库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资源,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研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稳定、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我国新型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智库建设必须充分调研、准确把握高层次人才需求现状,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出台相应的引入和奖励政策,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应该全面整合党政机关、军地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人才资源,增强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努力实现产出成果理论性与实操性的有效兼顾,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其次,应积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研究领域学科联动。从现有研究看,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而考古学、文学等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人文学科还未能很好地发光发热,今后应进一步挖掘学科优势,为提升文化自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贡献学科智慧。除此之外,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许多问题也与关乎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网络安全、医疗卫生、生物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息息相关,如果缺少医学、环境科学、农业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研究者们的积极参与,亦将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快创新,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因此,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渗透,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文化这一“精神命脉”理直气壮地予以反击。要善于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整合、凝练、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培植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优秀革命文化的传播,将经典战例、英雄事迹等用影视作品、话剧、歌舞剧以及动漫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引导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提升对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的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加快打造中华优秀文化品牌,将凝结中华智慧、彰显中华品质、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声音的文化产品、文化智库以及文化平台等推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再者,进一步加强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化宣传阵地的建设完善,除了加强对场馆、设备、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还要通过革新技术、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民众更加自愿自觉地参与文化活动,在获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感的同时不断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关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研究(高校)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需要变革、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推进等问题。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打造一支专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探索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教育新模式、积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大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次会议上,他强调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再次强调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代,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成为高校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高校应坚持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在学习中能否对意识形态教育产生认同感对意识形态工作效果具有很大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面临的意识形态挑战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是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对学校的思想舆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将守正创新贯彻到底,既要坚守立场、传扬正气,又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迅速传播,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大数据的广泛运用都不断冲击着主流思想文化,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高校要适应信息化发展,提升网络管控能力,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培育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巩固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基础,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也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

一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无论是教学改革还是教学成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引领学生知行统一上还有发展空间。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关键。当前,各高校积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也出现了培养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学术的精力分配上也还存在重学术轻教学的情况。这都影响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未能充分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仅完成教书的任务而忽视了育人的职责,未能发挥好该有的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