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关于城市微更新浅析材料汇编
关于城市微更新浅析材料汇编
(5篇)
篇1:
180处微更新,“绣”出城市空间“新花样”
Xx市持续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的活化与利用,让“居民企业都说好”
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往往藏在一条道路,一个楼座,一个社区中。正是这些不同形态的城市“微细胞”,让人可以感受、触摸一座城市的温度和调性。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当前,城市建设发展主基调已经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用微更新手段焕活“微细胞”。在上海,有着“半部近代史”之称的愚园路,通过更换陈旧的公共设施、重塑街区景观结构,完成了社区微更新,被称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式的更新样本。在北京,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化纤厂职工宿舍,通过设置社区公园、便民摊点、老年餐桌等便民服务内容,使这里真正成为一个服务老社区的新社区中心。在武汉,老旧废弃厂房变身良友红坊文化艺术社区,室外艺术作品在将整个园区填满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原有场地的“场所精神再造”。
在青岛,微更新也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渐次实施,将一些与时代渐行渐远的“微细胞”焕新到现代语境中,为整座城市“赋能”。
记者了解到,继2022年实施微更新80处后,今年,青岛将继续通过打造100个主要区域、重要节点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的活化与利用。
“繁花三明”
从老旧街区到生活新空间
随着天气的转暖,王建玲会经常来到新建设的社区小广场,晒晒太阳,和邻居们一起拉拉家长里短,或者漫步于繁花中,尽享春天的美好。
通过微更新,三明路社区变得时尚起来。
之前,王建玲并不爱出门,主要原因是没地儿可去。“年纪大了,远的地方去不了,近的地方不想去。”这个在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三明路社区住了20多年的老住户,正在随着社区的“微更新”而更新着自己的生活习惯。
“三明路社区变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发出像王建玲一样的感慨。
曾经的三明路社区在社区居民眼里,并不是很“如意”:楼院大多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老楼,普遍存在失修、失管、失养,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问题。结合老旧街区改造,包括燕儿岛路一小区,古田路一片区、二片区,三明北路一片区、二片区,三明南路一片区,福清路小区等七个区域的64栋楼座、院落以及道路,增设了充满时尚气息的小广场、小花园,让这些区域从暮霭沉沉的状态中被唤醒,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通过微更新,三明路社区荒芜的边角地变身微笑公园。
一直以来,位于三明路社区的三明南路有着“最美樱花小路”的美誉,为了扩大赏花效应,此次改造结合社区“樱花”特色,让“繁花三明”的主题深入人心。“我们打造了特色花街,以‘荆喜相遇’为主题,用紫荆花打造三明路;以‘微笑漫步’为主题,用蔷薇、紫薇花打造三明北路。我们还通过‘一区一花景’的特色植物,打造充满浪漫氛围的三明花海,呼应‘繁花三明’的设计理念,以牡丹、月季、八仙花等寓意富贵吉祥、幸福、阖家团圆的木本花卉为主,结合这次改造范围内的七个片区分别种植,比如燕儿岛路一小区特色花卉为八仙花,古田路片区特色花卉为牡丹。”市南区金门路街道办事处城区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袁春久介绍,栽种的花期可从每年的2月持续至8月,游人可沿着小路慢慢走入花境,步移景异,感受不同的花境,品味大自然的美好。
“我们社区不但变美了,还变得更有人情味了。”同样在三明路社区住了20多年的居民李昌盛说。
原来,为了让微更新真正能够改得让居民满意、舒心,社区充分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居民比较关心的几大类改造问题,向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让居民可以更加充分地表达改造想法。
三明路社区的居民住房多为上世纪老楼,由于建造时期考虑到群众的烧煤安全和透气需求,多数楼道为半开放式花格窗。这样的设计导致夏天进雨、冬天进风,居民苦不堪言。反映给街道和社区后,街道多次协调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实地勘察测量花格窗,经研讨后决定采用半封闭玻璃窗形式,下部封闭、上部可开启,不仅满足了建筑防火规范要求,也提高了居民出行的安全系数,解决了居民的一块“心病”。
根据社区里老年人较多的现状,社区公共区域有台阶的地方都增加了楼梯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楼。社区里电梯也在加速安装中,让越来越多的老房从“能住”变为“好住”。
连接与跨界
让老厂房重新焕发产业活力
在延安三路上,212号、109号、198号三个门牌所在地,是一代青岛人的集体记忆。这些号码所标记的,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头部企业”:孚德皮鞋总厂、海珊制衣厂和青岛市针织五厂。
宋奕霏的妈妈曾经是海珊制衣厂的员工。小时候,她会经常和妈妈一起到工厂食堂吃饭,这几家企业熙熙攘攘的人流、意气风发的脸庞,让她至今记忆深刻。
位于延安三路198号的青岛市针织五厂老厂区,焕新后变身为创意设计、数字信息、科技创新企业的集聚地。
而现在,伴随着“人去楼空”,这些老厂房的更新任务“交到”了宋奕霏和她的同事手里。“当我作为运营设计者,站在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工业老楼前时,心里有很多感慨。”宋奕霏说,在她看来,工业老楼仿佛是过去与现代的“交接点”,是一座城市独特的物质和精神遗产。
也正因如此,让这几座老厂房重回“时代中心”的焕新者——华通中联不动产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格外慎重,在改造前考虑了诸多因素。
“我们带着青岛‘工业老楼如何重生’之问,来到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寻找答案。这不仅仅是换掉旧瓶子的问题——将老厂房以时尚的形式再现,更重要的是要装上新酒——为其注入新业态。”华通中联不动产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区域经理王凯说。作为社会资本参与老厂房更新焕活的探索者,他们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我们把这3处老厂房的改造作为经典的创意园区范本,在建筑的改造、租户的选择、业态的配套方面都打造出自己的风格,将项目打造、企业入驻以及运营管理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营造了不同于传统写字楼风格的全新办公环境。”王凯说。
位于延安三路109号,由海珊制衣厂老厂房焕新而来的华通中联·云芯产业园里的露天大平台,可供社区居民休闲使用。
在位于延安三路109号原海珊制衣厂老厂房基础上更新的华通中联·云芯产业园,一开园出租率就达到了90%。剩下10%的空间,王凯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筛选着“心仪”的科技企业。现在,这里已经聚集了一批行业精分领域内的“小巨人”:青岛展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与EDA软件的开发20多年,主要服务于世界TOP20的集成电路设计及Foundry企业,拥有近400名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工程师,是国内最具实力的芯片后端设计服务领域领军企业;青岛翼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是集技术推广、应用反馈、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技术应用服务型企业,也是行业内的翘楚。
和已经投入运营的云芯产业园一样,将于今年5月份开园,分别位于延安三路198号、延安三路212号的华通中联·云汇产业园、华通中联·云智产业园,都有着明确而清晰的定位。虽然还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中,但是两个产业园的签约率都已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