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2023年湖里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02-27 01:14:02 政府报告
2023年湖里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新一届区政府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按照党

 

2023年湖里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新一届区政府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落实落细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沿着区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路径,较好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荣获全国工业百强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等荣誉称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9亿元,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0.7亿元,同口径增长16.3%,排名全市第二,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9亿元,同口径增长15.5%,排名全市第二。

这一年,我们应对复杂形势取得新突破。服务大局守好“国门”,承担了高吞吐量的高崎机场入境分流、东渡港口货物检消、全市近半冷链食品监管、40.4公里海岸线守护及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入境隔离酒店防控任务,截至11月30日(下同),高效处置了境外输入1334例阳性病例,为去年的7.3倍,占全市二分之一。凝心聚力守住“家门”,58个社区、728个网格、1775名网格员全天候备战应战,103万居民群众全力支持,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控制156例本土疫情,无一出现外溢。同时,面对全国指标切块的交通运输业下行压力、工业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承压凸显等不利局面,克服批零业和建筑业总量全市第一、工业规模全市第二形成的基数高、增长缓,强化与自贸、火炬联动,二产规模全市第一,三产规模全市第二,1-9月区属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达到疫情以来最好增长水平;建筑业以14%的GDP占比贡献了25.4%的GDP增速,跃居各行业之首;招商项目合同落地率从一季度7.1%提升至75%,实绩竞赛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二;区级财政收入总量及增速全市第二,税性比72.5%位居全市第一。以全市4.2%的土地面积创造21.2%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逐季进位,1-9月升至全市第三。

这一年,我们有力提升本岛呈现新面貌。主动融入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亲自擘画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规划以创新基地总部区、数字工业智谷、TOD项目三大组团为核心的金砖数字新城。谋划四大片区改造和六大片区更新,分批分类推进覆盖51万人口的22个城中村“两改造三提升”,完成67个老旧小区改造,后坑社区纳入国家级城市更新试点。第六空间、金龙广场、海上世界等接续开业。

这一年,我们有效推动民生增进新福祉。牢牢把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为桥梁,依托“12345”平台、“金钥匙”活动,梳理、办结为民办实事项目34项。民生及社会公共事业支出占比连续10年保持60%以上。钟宅南苑、金林湾花园B区等完成返迁,推动历时10年的乌石浦改造项目启动返迁,高林-金林社区发展中心竣工。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新增学校数、学位数创历史新高。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全市第一。金安社区获“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这一年,我们优化治理模式提升新效能。以“小网格”汇聚社会治理“大能量”,实施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建设工作方案,搭建数字湖里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社区、智慧网格建设获评“全国智慧治理创新案例”。“一网统管提升生态环保治理新成效”入选省生态云平台应用典型案例。22件信访积案得到化解,市对区年度综治信访考评连续八年位居全市第一。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2.6%。推进安置房电梯更新改造,开展空中缆线、燃气、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小散工程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全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群众安全感率保持在98%以上。

这一年,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新跨越。规范“村改居”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全市率先探索安置房配套车位、店面处置方案,高殿社区办理全市第一本村集体拆迁安置项目产权证。深入开展“益企加油”专项行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处级干部“一对一”为157家企业提供专员服务,打造“亲清一家人”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率先开展“企业接待日”“直播带策”等活动,全市首创为来厦高校毕业生、实习生提供免费入住的“雁来公寓”。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首次在区财政投资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停车场项目包(一期)成为各区首个列入财政部管理库的PPP项目,投资规模10亿元。争取各级各类资金累计41亿元,其中发行政府债券18亿元,规模各区第一。

我们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融入新格局步伐更加稳健

经济双循环更加畅通。落实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三年发展行动计划,涉及179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宗商品进口额占全市50.74%,联动中国出口信保公司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批零业销售规模占全市35.5%。开展7场“湖里魅力购”系列活动,撬动消费11亿元,政策效能放大80倍。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亿元,排名全市第二,其中限上网络零售额56.4亿元,比增19.8%。

工业生产承压而上。在全市各区率先出台先进制造业倍增方案,1-9月244家规上工业企业现价产值增长9.7%,在全国工业百强区排名中提升8个位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至79.1%,稳居全市第一。年产值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增长面达73.3%,其中欣贺股份、贝莱胜电子等8家企业增速超20%。五大支柱行业全线增长,其中航空维修业复苏强劲,增速达32.2%。美捷特飞机聚合物产品等29个工业投资项目加快推进。

产业基础稳步提升。葛洲坝集团等10家建安企业落地,建筑业三级资质以上企业增至728家,加快迈入“千亿级”产值规模。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境内外上市企业增至25家,率先出台全国首个母基金扶持政策,区产投公司加快市场化运作,新落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139个金融投资项目,注册资金达290亿元,古地石基金小镇被中国母基金周刊评选为2021年度“最受关注基金小镇TOP10”。在睿至鑫达等龙头企业带动下,软件业规模占全市比重由去年6%提高至11%,增速位居各区前列,亿联网络、美图之家成为互联网软件百强企业。文旅行业蓬勃发展,“悦游湖里十二时辰”等活动贯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00万人次,华美空间、东荣社区等50余个取景地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

(二)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创新能力加速培育。制定科创产业发展战略及三年行动纲要,出台支持企业培育研发创新能力16条措施,兑现研发投入、平台建设、研制与产业化等8类扶持资金4251万元,全方位助力178家次企业增强创新动力,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241件,排名全市第二。引进及培育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91名、柔性人才4589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89家,科技谷、三优光电等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增至5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增至17家。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入选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湖边水库东科创产业园总体方案完成编制并纳入软件园二期扩展区开发建设。

重大项目提质增效。高位推动“岛内大提升”体系运行,建立“1+6+2+9”工作机制,强化“五办”联合调度,6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4.3亿元,超序时进度81个百分点,省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情况考评四次位居全市第一。墩上社、蔡塘片区、湖边水库东片区完成征拆扫尾,钟宅、泥金攻坚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征地1029.1亩,提交可用土地906.5亩。搭建智慧建设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68项涉及项目的审批服务事项改革,重点项目工期压缩10%。日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其中建安投资占固投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0%提升至约50%,累计完成134.8亿元,比增21.3%,总量及增速均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