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2023年大洼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02-27 01:14:02 政府报告
2023年大洼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通过与会同志,征求和听取全区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一、知重负重、唯实唯勤,经济社会稳中向好2022年,全国遭受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市承受了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以及洪涝灾害的阵痛;我区经受了艰难困苦交织叠加和大量历史遗留问题集中爆发的双重挑战。在破

 

2023年大洼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通过与会同志,征求和听取全区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一、知重负重、唯实唯勤,经济社会稳中向好

2022年,全国遭受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市承受了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以及洪涝灾害的阵痛;我区经受了艰难困苦交织叠加和大量历史遗留问题集中爆发的双重挑战。在破解现实困难和化解历史问题的前进路上,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始终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为导向,始终以区委确定的“1+4”重点工作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季收窄,经济社会形成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8.8亿元,同比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2亿元,同比下降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亿元,同比下降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亿元,同比下降6%;进出口总额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9.3%;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532元,同比增长2.2%。多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市前茅。在振兴发展、转型发展、追赶发展中,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有士气,比任何时期都有勇气,也比任何时期都更具底气。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疫抗洪众志成城。牢牢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在年初国内及周边地区疫情多点散发外溢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近万名工作者驻守在交通路口、奔波在排查隔离管控一线,保障了疫情形势平稳可控。输入式疫情发生后,各级指挥体系迅速激活,14个工作专班有序运转,围绕“围住、捞干、扑灭”,跑赢了疫情传播速度,实现了一周内“社会面清零”。疫情新阶段,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统筹调配医疗力量,全力以赴保障药品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经济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今年7月份,我区西部辽河、东部大辽河遭遇了70年未遇的洪峰威胁。防汛指挥部科学研判雨情汛情险情,精准施策,组织沿河镇街2000余名干部群众昼夜坚守,同汛情赛跑、与险情决胜,实现了安全度汛。同时,出动3000多人次支援全市抗洪抢险工作,有力保障了绕阳河第三道防线18.3公里责任区段的堤坝安全。在防疫和抗洪两场战役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事迹、典型模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洼干部群众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一年来,我们坚持外引内育、创新聚能,发展脉搏强劲有力。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深入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辽河马19储气库先导试验工程等107个项目开工建设,禹王医用无纺布等65个项目续建复工,粮食仓储标准厂房等85个项目竣工投产,推进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突出招商引资对提高开放水平和促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围绕“3+5”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走出去”参与国内大型招商引资活动526次,“请进来”中国融通农业发展集团等意向企业280家,签约注册成都国珏科技数字西湖文体园等36个项目。围绕国家补助资金安排的重点投向和领域,谋划包装社会事业、工业产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4大类146个项目,对上争取资金21.9亿元。挖掘石油化工、房地产等行业和重点企业增长潜力,财税增收4484万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建5家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新增科技型企业25家,振兴发展加快向效率变革和创新驱动转变。

一年来,我们坚持锻长补短、提质增效,三次产业企稳向好。优先发展现代农业,新增优质水稻品种繁育示范基地5万亩,新增稻蟹综合种养面积5万亩,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3项,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7%。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丰之锦科技、常盛法兰、真好碳素新材料等10户企业升规。扎实开展“千人助千企”专项行动,精准解决企业融资、土地、用工等发展难题80余个。多措并举发展服务业,“汽车家电嘉年华”等展会经济、双桥街夜市等“月光经济”、“美了美了文化传媒”等电商经济日趋活跃。成立文旅产业联盟,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休闲旅游产业区。新建10个高品质小区,建筑业市场有序发展。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市场活力、消费潜力得到了激发和释放。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全年投入2.26亿元,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等3项工程和帅乡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6项工程。帅乡工业园顺利通过省第二批化工园区评估认定,盘锦智新小微企业园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疏堵通塞、破立并举,改革攻坚蹄疾步稳。坚持把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推进配套集成改革。启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职能改革,新划转98个事项至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改革,全链条压缩有效审批时限,2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容缺受理”。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建立市场化的项目运作机制,水面坑塘等国有资产租赁全部公开竞拍。推进现代财政制度改革,完成全区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模式。其他各领域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丽大洼天蓝水清。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积极推进能源消费替代。扎实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完成年度整改任务。全力开展水环境整治,重点河流国控省控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全部达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行动,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87%。加强土壤环境管控,完成85家危废贮存场所“清库”。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封堵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213个,大辽河大洼段自然原始生态得到全方位保护。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验收,全省文明城区测评连续3次位列其他城区类第1名。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年财政支出8.2亿元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年初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已完成11件,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已经启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教中心实训基地项目启动实施,大洼高中实现集团化办学,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共同形成全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龙头。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扶持40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2万余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强社会保障,按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787万元。改善人居环境,老旧小区改造、绿化养护等四大类12项工程同步实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269个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维修改造农村公路157公里,被授予辽宁省首批省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一年来,我们坚持系统应对、标本兼治,各类风险总体可控。化解政府存量债务9.59亿元,在全省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中位居第一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改隐患问题3878项。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评分全市第一、全省第十。建立领导包案、专班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机制,调解矛盾纠纷1130件,国家、省交办的283个案件全部化解,区信访局被推荐为全国“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优秀集体。压实“一金三制”工作制度,依法为1596名农民工清欠讨薪3741余万元。严厉打击宗教非法活动、“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管理全面加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担责尽责、依法履职,政府作风全面优化。加强政治建设,固化“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纵深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发扬斗争精神,从根本上着手解决形成已久的“三无渔船”乱象,义乌小商品城、桃李源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取得突破性进展,乱占耕地问题专项清查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运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政府,算成本、讲收益,土地经营权、承包权实现市场化公开竞价流转。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决策部署全部经过合法性审核。讲纪律、讲规范、讲诚信、讲民主,制定了《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坚持阳光行政,公开行政,主动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尊重人民意愿,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办结,面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加强廉洁建设,强化“一条例一准则”执行,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政府系统廉政文化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