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喜洲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其艰难的一年。面对各种困难,我们迎难而上,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逆风前行,统筹推进稳增长、保生态、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在一些工作上取得了进展,在部分领域实现了突破,完成财政总收入297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442.45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309万元,增长139.78%;招商引资2452万元,粮食总产14115万吨。
一年来,我们在持续发展中造生态建设之势
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实现“双推进”。洱海保护治理“6个两年行动”硕果呈现,诗意田园、唯美稻园、乡愁家园更加深入人心。投资1175万元建设苍山保护中心管护房,修建防火水池30座,铺设管网20公里,花甸坝禁牧成果显著,源头治理持续巩固,截污治污体系稳定运行,海西尾水应急转输工程顺利实施,流域综合执法队伍不断加强,执法体系不断健全。引入市场责任主体,环卫、绿化、市政及水管滩地库塘田间管护实现一体化运营管理。通过第三方考评机制,规范一体化项目高质高效运作。生态库塘管护运行持续优化,洱海保护精细化管理持续加强,有序开展“清塘腾库”“清沟理渠”工作,腾出水量79万立方,清理杂草浮萍4125吨,清理淤泥2624方,清理垃圾26吨。完成“苍山卫士”35人,“洱海卫士”30人队伍组建。结合实际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出动巡山护林5.98万余人次,开展入山登记2.57万人次,收缴火种3123个,实现连续17年无森林火灾。
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实现“双增效”。全面落实三级“河长制”,镇级河长共巡河702次,发现整改问题90余项,洱海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完成4条主要入湖河道、31条主要入湖沟渠的清淤、杂草垃圾清除工作,清理清运杂草、垃圾漂浮物等9775吨。常态化开展“三清洁”整治工作,整治污染源15处,开展巡查督查395次,清理清运垃圾3650吨。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量化行动,严格控制高水高肥农作物种植,加强农资监管,实施农业蔬菜大棚专项整治,宣传动员种植户自行拆除蔬菜大棚5357.63平方米。
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实现“双提升”。稳步推进绿美喜洲建设工作,以“田园、文化、乡愁”为特点,坚持规划先行,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喜洲绿化美化改造,依托现有资源,采取“见缝插针”方式,保障现有绿化用地增加绿量,实现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持续增长。完成大凤路与大丽路之间土地集中流转6092亩,对“喜林苑”片区生态种植进行土地轮种。在永兴村上兴庄种植滇青岗2000棵、黄莲木100棵、冬樱花1140棵,打造“绿美山谷”。在棕树河种植旱冬瓜620株、滇合欢1870棵、香樟130棵、冬樱花260棵,打造“绿美河道”。开展“田园变公园”提升改造,打造“绿美田园”。实施政府院内风貌整治,推进“绿美机关”创建。完成海舌路三角梅主题景观路建设。开展绿美喜洲“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通过社会公众参与评选,民主投票选出“最美庭院”10户,其中,经营示范户和居民示范户各5户。
一年来,我们在拼搏奋进中务干事创业之实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深入开展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严格落实防返贫致贫分析研判制度,召开镇级分析研判会12次,村级分析研判会156次,结合年中年底两次大排查工作召开村小组分析研判会并集中入户排查680户2273人,新纳入监测对象5户15人,风险再标注1户4人。完成转移就业5052人,其中脱贫人口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020余人。
乡村振兴持续发力。投入资金960万元实施喜洲镇中和邑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项目,环境综合整治、照壁修复、环村栈道、党建长廊以及庭院经济示范户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市级批复的《喜洲镇寺里村中和邑自然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方案》,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引入社会资本100万元启动中和邑三弦传习所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积极争取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多万元,实施喜洲镇产业发展项目3个,建设完成寺里村集体经济项目,加速推进沙村集体经济项目和喜洲镇“五朵金花”产业示范项目,通过优质资源整合和衔接资金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探索走出新路径。
村庄建设持续规范。借助“干部规划家乡”人才优势,完成周城、文阁、庆洞三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完成作邑、河矣江、寺里、永兴4个村的村庄规划初步设计。严守耕地红线,发现并制止处理土地违法行为23起。持续开展临建违建整治工作,开展综合执法101次,排查临建违建41户,整治拆除面积6349.75平方米。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建设462户,拆除违章建构筑物面积488.62平方米。联合办理三级区农村建房联审联批456户,协助市级部门完成二级区农村建房审批185户,缓解释放乡村建房需求压力。全面完成“5·21”漾濞地震修缮加固和拆除重建308户。以“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全镇环境卫生得到质的提升,镇容镇貌干净整洁。
一年来,我们在抢抓机遇中行富民强镇之举
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始终坚持产业强镇发展思路,引进多家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稻-油菜-大麦生态有机循环种植,延伸拓展“喜文化”品牌打造,形成“喜产业”生态产业链,提炼农业产业附加值。以大本农业、大理市花语牧场、大理旅游古镇喜洲田园开发有限公司、大理市海川农业开发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全新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格局,打造喜洲镇高原特色农业品牌,促进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结合喜洲田园综合体建设,通过调整种植大麦、彩色稻田等,延长景观期,拉长产业链,描绘海西乡愁田园美丽图景。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深化“喜洲之问”项目谋划成果,以项目推进年为契机,谋划项目405项,计划投资60.3亿元。喜洲镇2020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项目总投资1347万,完成投资1317万;大理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总投资1650万,完成投资1650万;喜洲镇老水厂博物馆项目总投资595万,完成投资521万;喜洲镇中和邑重点示范村建设项目总投资960万,完成投资212万;喜洲镇永兴村美坝村清真寺大殿重建工程项目总投资590万,完成投资513万;喜洲镇峨崀哨清真寺大殿重建工程项目总投资620万,完成投资479万;喜洲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575万,完成投资130万;完成喜洲镇“24小时城市智慧书屋”的建设工作;深度谋划实施喜洲镇乡村振兴生态慢行交通系统项目,计划投资7.04亿打造特色轨道和公交系统,优化游客和居民的各类机动车交通组织,构建快达慢游、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漫步苍洱”的交通格局,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旅游产业逐步复苏。用活非遗文化资源,助推当地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打造以匠志集为代表的文旅融合项目。用好本土自然资源,稼穑集、喜林苑、稻田公园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彰显活力,成为田园休闲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文化创意的“网红打卡集聚区”、教育研学的“‘喜’字文化实践地”。2022年共接待游客约13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44亿元。
服务水平明显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行“惠企窗口”服务,强化助企纾困工作。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开放合作深化拓展,积极推动田园小火车、农村书屋、中和邑示范村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等项目谋划和精准招商,对接服务喜洲电影院恢复重建、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服务站、喜洲·九坛神院文旅项目等投资企业,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一年来,我们在践行宗旨中收造福人民之效
用社会保障换取幸福指数。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2181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15人次,开发乡村公岗9人,办理“贷免扶补”13户。夯实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基础,认真采集核实1200名未制卡人员信息。强化落实治欠保支工作属地管理责任,开展企业用工督查,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完成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3453人、缴费1965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2848人、缴费58398人。按时足额发放民政事业费179.68万元,发放优抚资金416.03万元,全方面保障改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