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7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10:19:23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7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2月31日在蒙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蒙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孔祥
(安徽省)2017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2月31日在蒙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蒙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孔祥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县十六届人民政府履职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 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 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 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 县委3336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 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1- 11月份,市公布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县有14项指标总量或增速位居全市前两位, 其中4项位居全市第一。预计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同比增长8.9%;财政 收入24.3亿元,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增 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16300万美元,增长11. 9%;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增长39.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84元,增长 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3元,增长9.5%。 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净增95.2亿元,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净增12.8亿元,年均增 长16.1%,总量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净增123亿元,年均增长23.7%;规模工业企业突 破20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百亿元台阶,年均 增长11.8%;实际利用外资净增6655万美元,年均增长11.1%。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标 志着本届政府工作圆满收官。 (一)五年来,始终紧抓经济发展不动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 ,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占比由28.9:40:31.1调整到21.5 :37.7:40.8,第三产业占比提高9.7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工业总量大幅攀升。2016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11家,其中超 亿元企业34家,分别比2011年增加140家和15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98亿元,是2011 年的2倍。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汽车及现代农机装备制造、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新型 建材及智能家居三大产业2016年实现产值12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2%。江淮安驰、邦 基饲料、宝业住宅产业化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建成投产。2016年,江淮安驰销售汽车44 966台,实现产值23.4亿元、税收1.3亿元,带动佳仕龙、鑫元等10余家零部件企业实现 产值5亿元。企业创新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至8家,2016年实现产值4.6亿 元,增长95%,位居全市县区第一。五年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20个;规 模企业研发投入1.5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2016年 实现产值1.4亿元。园区平台不断优化。县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覆盖范围达到18平方公里 ,是2011年的2倍;建成小微企业孵化基地4个、3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34家,2016年实 现销售收入130亿元、财政收入6.2亿元。被列为全省产城一体化试点园区和全省第五批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强力推进。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81万亩,新增高效农 业面积80万亩,新增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30万亩,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7个。粮食 生产实现十二连丰,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小麦亩产 千斤县和吨粮县。创建国家和省级蔬菜标准园9个,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22个,被评为全 国农业(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新增规模养殖场(户)2596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82%,连续六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国生猪良种补贴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 业发展到95家,实现产值7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5倍和3.4倍。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生 产体系。北淝河洼地治理、病险闸站建设等工程有序推进,累计建设及加固涵闸96座, 改建维修生产危桥1139座。农业专家视频咨询系统覆盖全县,建成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 示范点12个。创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镇8个,被评为全国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