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6年天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09:58:28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6年天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9日在天长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大纲
(安徽省)2016年天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9日在天长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大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和2015年工作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天长发展很不平凡、卓有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
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三个天长、奋力实现两个
冲刺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
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测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人均生
产总值达到46271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3.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4%,镇
级财政收入全部超过1000万元,其中超亿元的镇3个,超5000万元的镇4个;工业总产值
迈上千亿台阶,接近130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2倍,其中仪表光电缆产业产值突破35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098.1亿元,是十一五的3.1倍,年均增长18.1%;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77.4亿元,是十一五的2.2倍,年均增长15.7%。五年来,县域经济
综合实力一直稳居全省前十,在滁州市连续多年保持综合考核第一的位次;2012年在全
省一类县考核中排名第五,在皖江示范区和省级开发区两项考核中均排名第一;2014年
、2015年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连续10年进入中部百强县行列。
五年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9.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4个百分点
。工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工业占GDP的比重达62.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4个百分点;
实施工业投资项目
1100个,完成投资36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10家,亿元以上企业1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
17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在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
新板挂牌企业7家。五年新增民营企业5807家、个体工商户14485户,民营经济占比达77
.5%,民营经济发展连续两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10个镇获批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3
个镇获批省级产业集群镇示范点。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新世纪国际大酒店、天发广场
、国际汽车五金机电城等一批三产设施建成使用;创成2A级景区4处、3A级2处,铜城镇
龙岗社区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推进全省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
建设,物流快递公司达20多家;获批全省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市;五年净增限上商贸流通
企业62家,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达74.6万吨,实
现十二连丰,两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14家,其中省级
1家、市级2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家,规
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在滁州县级率先突破百亿大关;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93家
,五年净增36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8家,荣获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
设示范县;成立全国首个家庭农场,登记注册家庭农场达509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8家;土地流转面积4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1%;农业三品总数达131个,是十一五末
的4倍,龙岗芡实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6.5%,插秧机保
有量全省县级第一,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五年来,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组建交投、综投、供投等政府融资平台,天长农合行
改制农商行,民生村镇银行、兴业银行2家支行投入运营,小贷公司发展到5家,通过政
府融资平台累计融资90.3亿元,市内金融机构实际新增贷款累计94亿元,获批全省金融
生态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
,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和省级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巩固基层医改成果工作得到国务院医改办肯
定;在全省率先实行三证合一、一证一号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公务用车、营改增、供销
社综合改革试点等领域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力打造园区承接
平台,天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