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要因地制宜
讲稿: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要因地制宜
讲稿: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要因地制宜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围绕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行辅导。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如何看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
从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看,工业化和城镇化像孪生兄弟一样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大家知道,我国唐朝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经济总量超过了全球经济总量的1/3,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城镇化率仅22%,这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基本没有工业化。可以说,即使经济总量再大,如果工业化程度很低,城镇化也无法达到较高水平。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经过120年的时间,城镇化率从20%上升至40%。后来,工业越来越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镇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法国经过100年就把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德国经过80年,美国更快,只花了40年。
解放初期,我国着手发展重工业,但发展模式不是很成功,所以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夕,城镇化率仅从10%提高到16%。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已成为进口大国,经济也接近崩溃的边缘,老百姓饭都吃不饱,那个时候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但发展工业的基础薄弱,所以当时提出对外开放,最初通过搞加工贸易,把外面的原材料、零部件运到中国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然后逐步形成工业和贸易产业,导致大批的农民工涌向了珠三角、长三角,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进程。这使得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只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200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0%,这个过程主要依靠工业化推动。发达国家和我国城镇化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经济再发达,如果没有工业化,城镇化难以达到较高水平;工业化发展得越快,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说到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应该同步发展,应该说不太准确。因为中国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城镇化率已经过半之际,如果还认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同步发展,可能会有些偏颇。因为这对很多城市、县镇来讲不一定是合理的,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要走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道路。更准确地讲,县域经济应该是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过程。今后我国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元的过程,不一定每个县镇都要大搞工业。
由于目前我国的干部考核体制,特别是长期以来国有国富的思想,不发展工业,每一个县、每一个镇GDP总量难以提高,财政压力巨大,考核难以合格,所以,县域经济怎样淡定地应对GDP压力、财政压力,实事求是地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当前情况下,如果一定要强调县域经济,就必须搞工业化,或者必须以工业化为主,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比如说,鄢陵县已经形成一个很大的花木产业,并最有希望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在国内都将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过度强调工业化,将对现在的支柱产业造成一定的威胁。
当然,这也让我们的干部受到很大的考验,到底是为老百姓着想,还是为自己的乌纱帽着想。从自己的乌纱帽着想就大搞工业,只注重提高GDP,增加财政收入,不综合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该说,过去30多年我们政府很富、老百姓很穷。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是老百姓富,政府穷。政府请吃顿饭要考虑半天,还要在网上公布菜单,让所有纳税人监督。最近,中央发文,要求政府官员少吃一点、少喝一点,就是因为消费太多、浪费太大。十八大以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最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政府穷一点,老百姓富一点。鄢陵县目前正好是这个格局,老百姓还是比较富裕的,但是政府财政压力较大。今天在座的县政府领导是负责工业的,不一定完全认同我的观点,但我们不能只盯着乌纱帽,应该从实际出发。
二、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要因地制宜
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符合很多市县经济发展的方向,但不适合所有地方。这是实事求是的问题,非常关键。对于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可以成为其支柱产业,在国外养猪、养牛都能成为很大的产业。因此不一定只发展工业,有的县还可以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海南本来应该以旅游为支柱产业,但因为他们GDP总量太小,所以现在大搞工业,结果破坏了当地环境。海南两任省委书记上任的时候,我都建议他们不要搞工业,给中国13亿老百姓留下一片净土。但中央每个月都要发布各个省GDP总量排序,他们开始还能坚持,但后来还是按捺不住了。
鄢陵发展一点工业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要忘记现在已经形成的花木作为主导产业这个事实,并且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工业。比如鄢陵的水质非常好,生产出来的果汁可能会迅速占领市场,是否可以考虑发展饮料生产、食品深加工等工业。此外,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鄢陵的GDP低一些也可以理解。如果我是省委书记,只要县委书记能使GDP总量达到一个合理的限度,我就认为你们的工作取得了成绩。之前GDP总量排在120位,现在最好还是保持在120位,不能只顾往上走。如果一味发展GDP,我就会问为什么、怎么实现、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三、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那就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在全世界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就是因为在过去十五年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一举超越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迅速上升至全球第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全世界都看好中国。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十八大明确了我国仍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果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就不可能在十年、十五年赶上美国。
同时,要在全世界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外交事务,我们还得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大家很纠结怎么解决我国和日本关于钓鱼岛的争端,很多人认为以对待越南、菲律宾这些国家的方式处理,实际上我觉得还是要把中国的经济实力继续提升上去。我去过很多次日本,非常了解日本。日本是个岛国,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日本一直以来的外交战略就是跟着老大走,世界上谁是老大就跟谁走。这让我们看到日本的团队建设很好,日本的游客到哪儿都是一大堆人在一起,一杆旗帜带领下,不会有掉队的。在唐朝的时候,日本从我们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日文中有一半是汉字,可以说,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日本是中国在全世界最好的学生。日本过去跟着中国走,现在跟着美国走。我们中国现在要解决钓鱼岛问题,只要我们在经济总量或其他方面的实力超过美国,日本就会俯手称臣,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因此,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许多国外的媒体都在追问的问题,就是中国如何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还能不能继续以最强劲的经济引领全球。十八大已经做了明确回答,中国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中国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和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解决我们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抓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才50%左右,有些专家认为我们中国的城镇化率最多只有40%左右,因为很多进城的民工还没有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所以我们离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们的城镇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我们每年就会转移1000多万农业人口进城。一个农民进城,消费总量将提高3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儿有消费需求,哪儿就有经济发展。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城镇化每年给我们打造一个1000万新的消费群体。随着城镇化过程的逐渐深入,房地产等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因为农民进城保有旺盛需求。这一点与瑞士等国家不同,他们在城镇化方面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所以规定居民建房一定要建设地下室,地下室要能够扛得住原子弹的轰炸,战时老百姓在地下室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但地下室的建设成本比地上建筑的成本多好几倍。制定这个规定的初衷,一方面是他们注重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需求。本来建房50万、60万元就够了,政府要求投入150万元,通过增加居民建房成本,带动消费需求。
其次,我们的工业化还处在发展中期,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虽然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大提高,在传统工业方面受到越南等国家的竞争威胁,但我国工业在国际上仍然拥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因为劳动成本只是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一个因素,还有其他许多重要因素。一个地区在发展工业的时候,是否有一个庞大的上下游供应链和配套工业网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企业不能孤立存在。当今世界分工日趋细化,一个工厂生产所有零部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比如,波音飞机就是由全世界7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家企业提供零部件制造出来的。所以,哪个地方制造业的配套体系强,他们的工业产品竞争能力就越强,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另外,现在我国的公路、铁路、航空等整个海陆空的立体运输体系在全世界都是不可比拟的,并且在功能上比美国都要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