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管、优教、促行”让流动党员“归巢焕彩”
“强管、优教、促行”让流动党员“归巢焕彩”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让他们“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成为了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课题。因此,各级党组织当聚焦流动党员管理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通过强化管理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先锋作用,真正让流动党员“归巢焕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光彩。
织密“管理网”,构建“纵横交织”的管理体系,让流动党员“有处可依”。“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前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方对流动党员的底数掌握不够精准,存在“漏管”“失管”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流动党员的正常管理,也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各级党组织当织密“管理网”,以“千丝万缕总关情”的用心,构建“纵横交织”的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与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大数据比对、信息共享等方式,全面摸清流动党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建立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并实行动态更新;另一方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企业、农村等基层一线,开展流动党员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做到“四个摸清”,即摸清流动党员的流出时间、流向地址、从事行业、联系方式;同时,要建立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制度,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流动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真正让流动党员“有处可依”。
创新“教育链”,打造“多元融合”的教育模式,让流动党员“思想常新”。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提高流动党员素质、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流动党员工作地点不固定、工作时间不统一,传统的集中学习、集中培训等教育管理方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部分流动党员长期在外,无法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导致思想上出现“滑坡”、党性修养有所下降。因此,各级党组织当创新“教育链”,以“润物无声细滋养”的耐心,打造“多元融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在线上,充分依托共产党员网等学习平台,并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等学习内容,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在线下,充分利用流动党员返乡探亲、节假日休息等时机,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培训、主题党日等活动,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工作动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真正让流动党员“思想常新”。
激发“先锋力”,搭建“实干有为”的实践平台,让流动党员“发光出彩”。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根本目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流动党员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此,各级党组织当激发“先锋力”,搭建“实干有为”的实践平台。在流入地,要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通过设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岗、成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创建、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让他们在服务群众中展现党员风采;在流出地,要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和需求,积极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资金扶持等服务,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就业,鼓励他们为家乡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积极参与家乡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在实践中锻炼和考验流动党员,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真正让流动党员“发光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