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村位于**市西部,距**城区75公里、距长沙城区130公里,全村面积12.1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235户4565人。但近年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都遭遇“瓶颈”,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村民致富增收,驻村工作队着力建强村“两委”班子,打造了一支精诚团结、有战斗力、有执行力的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起好了步、开好了局。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抓头雁带班子,建强“主心骨”。针对村“两委”中的老同志动力不足、年轻同志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工作队及时与派出单位领导汇报,并争取乡党委支持,将“抓头雁带班子”作为“先手棋”,首先把“关键少数”凝聚起来。真心“交朋友”。工作队到村上就立即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民风民俗、村情民意,摸清**“家底”。同时,随时随地与村干部谈心交流,拉近彼此距离,共话发展思路。诚心“帮朋友”。面对村“两委”成员新老接替、发展理念有分歧等问题,工作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推行“每周双例会制度”、季度谈心谈话、半年“政治体检”等各方面,加强引领帮助,凝聚发展共识。常态召开交心会,开诚布公找差距、提建议、求共识,帮助村“两委”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与村干部“一对一”“一对多”结对,“AB岗”搭配,分阶段制定帮扶目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热心“聚朋友”。坚持以“人心换人心”,加强人文关怀,利用节假日、过生日、“家有喜事”等契机,经常组织团队开展联谊活动,尤其是对有困难家庭的村干部,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和支持,让彼此间感受到村“两委”一家亲的温暖。正因为如此,村“两委”干部队伍精气神发生了显著变化,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村绩效考核排名全乡第一。
抓支部强堡垒,筑牢“压舱石”。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驻村工作队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通过定目标、优机制、明措施、强激励,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驻村工作队”。织密组织体系。以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为契机,投入30万元对红色故里党建阵地提质升级,围绕“五化”目标,制定出台“红色**”党支部建设指南,全面优化完善基层党建组织体系。坚持党总支以上率下、一以贯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双述双评”“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采取“导师制”传帮带、跟踪培养、安排项目实践锻炼、技能比武等方法培养各党支部青年人才。创新组织机制。工作队结合村(居)民代表工作探索实践,以组织建设为牵引,围绕全村667户常住村民,组建57名村(居)民代表队伍。从强化组织保障、把握关键环节、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推动解决好“谁来当代表、为谁当代表、怎么当代表”的关键问题,形成了“群众反映—代表收集—组织答复”的良性自治格局。自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开展后,收集解决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多个,基本做到村民问题不出组、村。
抓党员聚合力,绘制“同心圆”。乡村振兴只有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党群一心、携手共进,才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突出红色引领。**村作为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里,在党员教育培训上注重与红色革命传统相结合,用红色血脉激发红色活力。挖掘红色资源开发3堂培训课程、布局建设4个红色体验点、用活《永远的叔衡》戏剧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染身边人,让党员在教育培训中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奋进力量。抓实积分管理。结合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行业属性,对全村122名党员分类开展积分管理,建立“先锋基础分+作用分+鼓励分-扣减分”的模式,以“小积分”撬动党员“大队伍”。特别是将积分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全过程,比如,在疫情防控、自建房排查、森林防火、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中,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同时,坚持按月公示党员积分“红黑榜”,加强对评价标准、考核方式、结果运用的跟踪反馈,促使党员自觉比积分、比服务、比担当,有效激活党员队伍内生动力。开展互联互促。在美丽屋场创建初期,面对村民参与度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带群建,设立“互联互促包干机制”,按照党员分片区、分网格、分农户的原则,将25名党员与160户农户结对联系,以“小支点”撬起美丽屋场建设“大格局”。党员带领群众献计献策、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在美丽屋场后续维护管理上,构建起“总支牵头、党员带头、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屋场公约”,形成了党员示范引领、群众自发认领、常态维护的党群共商共治共享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