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
【高校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人文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高校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觉,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实践路径对于提高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开设相关课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之一,根据学生专业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可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思想体系、价值观和艺术表达等方面,如中华文化概论、经典阅读与解读等,通过讲授经典著作、名人事迹等,引导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够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对我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认同。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如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兴趣和参与度。高校可以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和组织活动,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组织传统文化讲座、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建立传统文化研究社团或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深厚情感和思想内涵。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者和弘扬者,推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高校德育建设中去,提高高校德育效果。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拓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和形式。比如,在课堂上挖掘传统文化素材,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方式展示相关文化艺术形式,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高校还可以开设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传统文化知识的在线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还能够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工作,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研究项目,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创作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更好服务高校德育工作。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例如,组织传统文化讲座、沙龙、读书会等活动,让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深入探讨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传统文化体验区或传统文化展览馆,供学生参观体验,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举措可以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加强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宣传工作,组织校史讲座、校史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渊源,增强对学校的感情。同时,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校园网站等渠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高校德育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选拔优秀人才,引进具有德育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人才。通过面试、考核等方式,选拔具备德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其次是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培训班、研讨会等,使教师能够持续提升自身德育知识、方法和技能。再次是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由具有丰富德育工作经验和较高德育素养的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为新任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帮助,培养其德育教学能力和素养。最后是进行教学竞赛与评选奖励,高校可以组织教师们参加各类德育教学竞赛,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