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当用“见山”之技
调查研究当用“见山”之技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
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此为指南,在调查研究中运用好“见山”之技,要以“见山就是山”的态度,实事求是,描绘发现问题的“全景图”;要以“见山不是山”的思考,深挖细查,挖掘产生问题的“背景图”;要以“见山还是山”的秉持,紧贴民心,探索破解问题的“路线图”,从而以精益求精的调研,推动主题教育开出“红花”,结出“实果”。
调查研究要以“见山就是山”的态度,实事求是,精确描绘问题的“全景图”。我们要想用好“见山”技,画好“全景图”,就不能够只是横看,发现“成岭”,或是单单侧看,发现“成峰”,更不能固步自封,仅仅是“身在此山中”,从而被限制了视野。同理,调查研究也要打开“3D视角”,掌握真实、全面、有效的信息,还要“俯下身子”入基层,“竖起耳朵”听“心声”。我们想要精确描绘问题的“全景图”,还要深入街头巷尾,迈向田间地头,走进企业车间……以踏实的脚步,做到“脚下泥土聚真情,心中全景系民心”。当然,我们还要到意见多,难题密集的地方,接受困难和矛盾的淬炼,同时还要始终保持“见山就是山”的“执拗”态度,让问题“不走样”,从而精确描绘调研对象的“3D全景图”。
调查研究要以“见山不是山”的思考,深挖细查,挖掘产生问题的“背景图”。我们想要真正调研成功,就要用好“见山”之技,理解“见山不是山”的道理,从而剖开“山”的表面,深挖细查,挖掘产生问题的“背景图”。而后,我们才能通过分析调研对象的本质和各种联系,找出“破题”的关键。实践证明,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挖细查的靶向式调研,才能紧扣查找到的资料、信息、数据、案例等,去拨开“迷雾”,看清调研对象的“庐山真面目”,进而透视问题的“腠理”,识别出“病变”的“脏腑”,找准解决问题的“去病良方”。同时,针对调查到的各种情况,广大党员干部还要怀揣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沉着冷静的态度,彻底掌握调研对象的实情,让问题的“症结”和“根源”无所遁形、无处可逃。
调查研究要以“见山还是山”的秉持,紧贴民心,探索破解问题的“路线图”。有的放矢“真调研”,紧扣破题“调研真”。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要解决问题。因此,调研必须要做到“见山还是山”,紧扣解决问题这个根本原则,从百姓期盼出发,不断探索破解问题的“路线图”。因此,我们要把是否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衡量调研工作的“硬标准”。当然,调研所探索的破题“线路图”还要与实际挂钩,才能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画好“施工图”,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当然,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制定“破题”之举,提出应对难点的“诸葛计”,创新解决问题的“过墙梯”,集中力量让调研的成果真正转化为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北斗导航”和“高能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