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民生部门 > 生态

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搜主任 2024-01-09 10:48:37 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系统部署了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该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真理光辉的重要文献,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的

 

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系统部署了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该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真理光辉的重要文献,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创造性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亘古永存的课题。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的哲学,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超负荷消耗和巨大破坏,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其中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导致人与自然关系高度紧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和谐共生,坚持越发展越保护,越保护越要发展,指导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五个重大关系中,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居于管总和引领地位,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要更好把握和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保护,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高水平保护的根本。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区、行业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资源过度开采、粗放利用,消耗大、浪费多,造成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因此,必须转换发展思路,坚持高质量发展,把绿色低碳新发展方式的形成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要以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其中的创新理念为引领,加快形成以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为支撑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先于人类存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从根本上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着力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从方法论和实践论看,根本在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坚决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了环境污染防治重点突破,极大增强了全党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信心、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更加注重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点面结合,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可以说,重点论和系统论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变、取得历史性成就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一些领域如空气治理尽管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母亲河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主要矛盾,坚持重点攻关、重点突破,以更高标准从“坚决打好”转向“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特别是要着力推动重点攻关,逐步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转变为向人民群众提供更优美环境和更多优质生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