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探索
公文搜 2021-11-11 15:05:27 农业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探索调研报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基层组织、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按照厅党组关于《开展“学政策、搞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探索调研报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基层组织、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按照厅党组关于《开展“学政策、搞调研、抓落实、促振兴”活动的通知》(陕农工办发〔2021〕4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路径,我们组织有关单位组成课题组,利用4个月时间,针对我省地域不同,分别在汉中市、渭南市、榆林市选经济基础、地理条件不同的22个村组,通过问卷、座谈、实地调研,同时组织到贵州省、四川省考察学习,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形成以下报告。 一、我省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一)集体经济组织从无到有,产改成绩显著从2017年产权制度改革至今,全省登记注册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9969个,实现了全省全覆盖,其中总资产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1919个,占比11.29%;总资产金额在10至50万元以下的2375个,占比13.98%;总资产金额在50至100万元以下的2062个,占比12.14%;总资产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10635个,占比62.59%。通过对各地市的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总资产金额100万元以上占比前三的地市是西安市、榆林市、咸阳市;总资产金额50至100万元以下占比前三的地市是渭南市、汉中市、榆林市;总资产金额10至50万元以下占比前三的地市是渭南市、安康市、榆林市;总资产金额10万元以下占比前三的地市是:安康市、渭南市、榆林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资产1896.2亿元,比2017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前651.9亿元增长190.8%,将近增长三倍,集体经济组织从无到有,成绩十分显著。 (二)集体资产清晰,资源配置不合理通过清产核资, 集体资产清晰,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金额1791.399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535.348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总额1256.0504亿元,从全省来看,经营性资产总额与非经营性资产总额还有相当程度差异,相差720.7018亿元,仍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三)集体经济起步发展,发展水平较低 我省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晚,正处于起步发展探索阶段,从全省来看,空壳村(无集体经济收入)3765个,占比21.50%;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及以下)8971个,占比51.23%;一般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3250个,占比18.56%;富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1525个,占比8.71%。空壳村薄弱村共占比72.73%,占比较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较低。从产业发展层级看,与市场主体相比,产业等级低,技术落后,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四)地域特点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省陕南、陕北、关中地域特点明显,经济差异较大,西安市一般村、富裕村数量优势突出,居全省首位;榆林市村落总量最高,其中薄弱村和空壳村占比明显;汉中市一般村、富裕村数量占比最低。据统计数据分析,榆林市集体经济在各个层级均排名前三,发展较为均衡;渭南市集体经济在总资产金额100万元以上占比不突出,但在其他层级均排名靠前,发展速度势头明显;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是铜川市及杨凌示范区。二、我省及兄弟省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需要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打破旧有思维桎梏,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近年来,各地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探索总结出发展村集体经济多种具有可复制性的典型模式,同时,我们也借鉴兄弟省市一些模式,各地结合乡情村情借鉴学习。(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类调研中,我们对我省和兄弟省市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总结、剖析、梳理、分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按照经营主体、主导产业、经营要素、经营理念等可以分为四类。按经营主体可分为联营联建型、飞地抱团型、自主治理型、PPCV模式;按主导产业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三产融合型;按经营要素可分为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资本资金经营运作型;按经营理念可分为生态优先型、循环利用型。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10种典型模式案例剖析1.联营联建型联营联建模式在不改变村级集体产权边界的前提下,将周围邻近的村庄打造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实化集体产权,激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进行“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