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实现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的“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重要话题。这是继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后,党中央对消费和投资领域工作的进一步部署安排,也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深刻分析作出的重要研判和战略举措,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把握消费和投资的辩证关系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投资是消费的前提,没有投资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消费是投资实现的条件,产品只有经市场销售被消费,才能实现盈利与再投资。同时,消费和投资之间还存在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方面,消费需求牵引着投资方向。投资的目的是盈利,而盈利往往通过消费来实现。因此,现实中的消费热点往往是投资的重点领域。如最近较火的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已经成为投资的热点和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新的投资可以创造新的需求。通过投资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开拓新的市场,催生新的消费。如近期在市场上受到青睐的新型智能家居等行业,其产品正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需要指出的是,消费和投资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是说二者完全不存在矛盾。由于市场行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投资和消费之间总是存在总量和结构维度的矛盾。二者之间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市场中总会出现部分产品供大于求、无法出售,或者供小于求、供不应求的情况。此时,消费和投资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机制就面临中断,再生产也难以为继。这时,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及时引导投资调整方向和领域,使投资和消费达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投资有效益,离不开消费的支持。相较于投资,消费是最终需求,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方式,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也是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我国已经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技术、服务产生更多需求。要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扩展消费渠道、提升消费意愿来发掘国内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潜能,实现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以消费促投资、提高发展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宣传、市场等手段引导、鼓励居民推进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换新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一方面,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下,高质量、低能耗、智能化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将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助于提高高端、绿色、智能制造等相关行业的投资效益和回报率,对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和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引领、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淘汰低效和落后产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换新+回收”新模式,也将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利用、绿色集约发展的循环经济新路子。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在一定意义上,投资的效益、效率和质量直接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有效益的投资,直观看,就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市场收益。但总体上,我国投资结构尚不合理,存在一定调整空间。一方面,部分行业存在低效投资、粗放发展与产能过剩,如水泥、钢铁、动力电池等;另一方面,部分高质量产品和高端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导致需求外溢。简单说,供给和需求间存在结构性错位,投资促进消费的机制不完备,经济循环存在卡点和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