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因何为他三次题写碑文
公文搜 2021-07-22 14:13:25 理论文章
毛泽东因何为他三次题写碑文刘卫平王锦霞2021年03月19日谢子长作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曾长期在西北地区从事兵运和红色武装的创建和领导工作。1935年
毛泽东因何为他三次题写碑文刘卫平王锦霞2021年03月19日谢子长作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曾长期在西北地区从事兵运和红色武装的创建和领导工作。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因伤逝世,享年38岁。10月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谢子长已经去世8个月了,毛泽东因此从未和他见过面,但是此后,毛泽东在延安竟然三次为他题词并题写了将近300字的纪念碑文,谢子长由此成为毛泽东题词最多的烈士。抚今追昔,在深切缅怀的同时,毛泽东为何要三次为谢子长题写内容不同的题词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值得我们去探寻。充分肯定谢子长的革命贡献,表达缅怀崇敬之情谢子长是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市)枣树坪人,担任过陕甘游击队总指挥、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其间,先后领导和参加清涧起义、渭华起义,与刘志丹一起创建西北第一支红军队伍——陕甘游击队(即红26军的前身)和陕甘根据地,创建红27军和陕北根据地,1935年2月,陕北根据地和陕甘根据地统一为西北革命根据地。正是这块根据地,成为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不仅为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得到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而且为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革命事业提供了出发点。同时,中央和红军的进驻,也更加凸显了创建这块根据地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当谢子长牺牲后,由于他在西北的重大影响,为了避免敌人乘机进攻和稳定人心军心,中共西北工委决定保密,当天夜里就近秘密安葬,此后一段时间里,西北军委的文件仍以谢子长的名义签发。1935年,中共西北工委决定改谢子长的故乡安定县为子长县。1939年,距中央到达陕北和谢子长去世4年左右,陕甘宁边区各项建设全面发展,革命形势大为好转,为根据地奠基人谢子长正式修墓被提上日程。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在谢子长家乡枣树坪修建谢子长烈士墓,将他的遗体从阳道峁移葬在枣树坪。党政军民各团体3000多人参加了移葬仪式,6月23日,毛泽东为谢子长陵墓题词“谢子长同志之墓民族英雄”。在短暂的生涯中,谢子长举家革命,历尽艰险和挫折直至牺牲,尽管英年早逝,却留下了不朽的功绩,在陕北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信,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在延安通过耳闻目睹,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块“硕果仅存”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珍贵和根据地军民对谢子长的深深怀念。毛泽东曾对西北根据地和根据地的创建者有过高度评价:“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七大在陕北开会,这是陕北人的光荣。他还指出,这个边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留下的唯一的一个区域,保存了几千干部,有政治上可靠的军队,人民是好的,保留了土地革命时期老区的许多好的工作作风,有了这些条件,敌人是可以被战胜的。从这些评价里,我们可以看到陕北根据地和谢子长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此时适逢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认为,对于这些涌现出的民族英雄,褒扬这些英雄及其英勇行为,对外宣传与对内教育均有重大意义。因此,通过题词充分肯定了谢子长创建根据地的革命贡献,表达了对烈士的缅怀崇敬之情,也教育激励了全体党员干部。改造全国国民的精神,振奋抗战到底的精神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在杨家岭接见了时任富县青年部长的谢子长侄子谢绍彦和外甥白卓武,详细了解谢家的情况,询问是否有困难,高度赞扬谢子长烈士的功绩,并感叹他败不丧志,真了不起,勉励其亲属继承未竟事业。接着,毛泽东又嘱咐两人去后山上量好石碑尺寸后,一气呵成,写下了“虽死犹生”四个大字和谢子长生平碑文。毛泽东的题词再次全面赞扬了谢子长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也表达了对陕北根据地革命干部和遗属的关心和重视。党中央和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这些从遥远的南方来到陕北的指战员,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习惯等都和陕北有很大差异。如何加强团结全党和人民,特别是与陕北根据地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密切协作、维护中央权威和领导,毛泽东一直很重视这个现实问题。早在刚到陕北时,毛泽东在著名的“雪地讲话”中就强调:今后,我们要和陕北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