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培育金融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也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金融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金融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中,信念引导金融政策、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指导金融机构确立职责使命、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指导金融从业人员明确职业定位和行为操守;价值观涉及人们在金融活动中对是非、对错、好坏、优劣等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标准;行为规范是金融活动参与者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是金融的信念与价值观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金融文化深刻蕴含着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发展和安全、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创新等作用,影响金融从业者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优秀的金融思想和文化传统,“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等理念都与现代金融治理高度契合。必须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有效推动其在金融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文化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理论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对金融文化研究不够透,对金融文化的内涵、定位、作用与价值理解不够深,对推进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重视不足,没有很好地把金融文化建设与金融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金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适应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需要。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等,都与我国金融文化建设滞后密切相关。
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文化已成为推进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提升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金融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的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认识金融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金融的本质是中介,通过多种方式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实现资金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配置。长期以来,无论金融活动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流程规范等如何演进,其本质并没有改变,都在于联结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判定金融活动是否高效的一个直观标准,是供需之间的金融中介成本是否降低。提升金融体系效率、降低金融中介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资金供需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