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磅礴笔力写出风流文章!学习时报全文刊载,来见识一下
市委书记磅礴笔力写出风流文章!学习时报全文刊载,来见识一下
资料图
徐州:风流犹拍古人肩
一部《尚书》使她位列九州,一曲《大风歌》使她响彻四方,黄河改道使她历经沧桑,两条铁路(津浦和陇海铁路)又使她踏上康庄。她,就是徐州。
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乡里乡亲,跃马沙场的英雄豪杰,在这里演绎着平凡和精彩的故事,将瞬间变成永恒。宋代黄庭坚写道,“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是的,在徐州,这种风流无处不涌动着、激荡着。
观风土:海、岱及淮惟徐州
徐州是阔大的,也是悠久的。相传大禹治水后,铸九鼎,分列九州。据《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当时的徐州地跨东海、泰山及淮河之间,通江达海,地位显赫。
西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东汉划十三州,徐州均列其中。此后历代行政区划不断变迁,但徐州一直是上郡大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今天的徐州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宛如全国大棋局中的棋眼。
作为江苏省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大墩子、花厅等遗址绽放着新石器文化的光彩。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因此徐州又有了彭城的别称。古徐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享国1600余年。徐州春秋入宋、战国归楚,秦末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定都于此。
徐州人刘邦从此走出,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大汉王朝。从此汉族、汉字、汉服等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也为徐州赢得了“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
传承历史的荣光,赓续精神的血脉,现当代徐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7次到过徐州。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州,还花了30元钱为特色中药香包“捧捧场”。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今日的徐州意气风发,在新时代奋力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