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的讲话
在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传达了依法治省推进会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组织学习了《关于贯彻落实依法治省工作推进会精神的工作方案》;审定了《XX县法律顾问团管理制度(送审稿)》;XX同志组织学习了科学城法治示范区创建活动动员会精神,并就今年以来依法治县工作情况作了汇报。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暗访中的问题为导向,集中精力抓落实、抓巩固、抓提升深化,领导会前学法全面推进,法律顾问制度有效落实,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加强,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亮点工作受到省市肯定,为今年依法治县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县依法治县工作正处于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目前还有个别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责任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开会部署多,推动落实少,只挂帅不出征;整体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有的单位部署不落实、推进缓慢;依法治理机构不规范、人员不落实,村规民约不规范;依法治县氛围不够浓厚等等问题仍然存在,已成为了影响我县改革稳定、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的制约因素,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加快建设现代治理体系成为大势所趋、发展所需和民心所向。
第一,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市依法治理部署的生动实践。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就推进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新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略。省市也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都将法治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是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加快法治XX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县正处于跨越发展的攻坚期、城乡统筹的加速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和脱贫攻坚的冲刺期,信访维稳、民生改善、优化服务等方面任务重、难度大、挑战多,只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依法治理系列重要决策,加快建设“法治XX”,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实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个个依法办事,才能为加快建设XX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XX、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第二,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是推进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重在厉行法治。从XX自身看,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正处于实现赶超进位、底部崛起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要以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良好的法治环境,带来有序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安全。法治是经济社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哪里法治环境好,市场机制完善,那里就会形成经济“洼地”。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坚定地将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真正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才能构建起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机制体制,保证投资者投资安全、生活安宁、社会安定,企业才能引得进、留得住,才能破改革之障、立发展之规、强稳定之基,推动XX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在XX乃至XX经济版图中的彰显出更重要的地位作用。
第三,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是加快现代化治理、实现社会稳定的坚强基石。
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复杂性。现代化程度越深,社会就越复杂,对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更高。信仰法律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即对于任何社会行动主体所做出的任何社会行为都应当有唯一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法律。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100-1=0”,即无论花了多少精力与心血去做一件工作,一旦这件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用,他的所有工作都将归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区分标准和区分原则,所有成功的社会治理举措都烙上了人治的烙印,社会治理就完全谈不上“现代”二字。所以,要用好法律这个标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让群众对法律有信任感,维护权利不再依靠越级上访、缠访、群放等非正常渠道,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和谐,才能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言以蔽之,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既是认真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和依法治县的实践部署,又是深化改革、稳定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我县各项事业健康有序运转的战略方法。要以“法”字当头,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从XX实际出发,在全县上下营造遵法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用法、普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第一,规范执法行为树立法治形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这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县的核心。能不能做到依法之县,关键在于党委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要实现依法治理,首先我们作为社会治理者必须率先笃信法律,信法守法,依法办事,坚决杜绝各种侵权行为。要警惕“以权代法”,以上压下,否则人们宁愿通过网络发表诉求也不愿意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维护合法权益。要警惕“选择性执法”,刻意采取区别对待、有违执法公正,避免与既得利益者的冲突而去损害群众的利益。要警惕“扭曲性执法”,为了保障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损害治理对象的利益,比如在拆迁征地过程中,要坚决杜绝暴力违法拆迁。要警惕“运动性执法”,对于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专项整治不能需要治理时就全力执行,不需要时就得过且过,时而紧时而松的做法只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怨言。正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推进严格执法,重点就是要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党委、政府负责同志,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都要依法办事。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第二,维护司法公正筑牢法治生命线。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之不公,国必衰亡”,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实现司法公正,应当让司法成为真正的司法,让司法回归司法。既不能让司法机关变成立法机关以司法解释代替国家法律,更不能让司法机关成为行政机关去干“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事情。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审判公开、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坚决制止徇私枉法、以法谋私,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要强化司法为民,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勤政廉政、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司法干部队伍,下大力气解决司法突出问题,落实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切实解决群众打官司难、执行难的问题,加大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