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外的“笔杆子”:每次归来,就像捡回一条命
公文搜 2021-08-14 13:09:56 优秀公文
机关外的“笔杆子”:每次归来,就像捡回一条命公文咩咩 微信号 gongwenmiemie功能介绍 一篇文章就是一块砖,搬得越多,成长得越快。2020-02-21 收录于话题以下文章来源于刺猬公社 ,作
机关外的“笔杆子”:每次归来,就像捡回一条命公文咩咩 微信号 gongwenmiemie功能介绍 一篇文章就是一块砖,搬得越多,成长得越快。2020-02-21 收录于话题以下文章来源于刺猬公社 ,作者刺猬编辑部迄今为止,全国差不多有300位记者在武汉的疫情一线报道,他们持续不断地向外界传递着一手的信息。他们在消解了外界的不确定性时,自身也陷入到某种不确定性当中了,比如直面病毒的威胁。作者 | 思想漪编辑 | 赵思强他们是一群很有辨识度的人。大部分人戴着眼镜,牛仔裤是标配,背着双肩包,走在大街上,拿着相机或手机随处拍,眼睛瞄着四周的人群,瞅准某个人,走近,攀谈,这个人可能会成为某篇10万+新闻报道中的一个主角或者主角,而询问的人,在职业称谓上,叫做“记者”。 他们被视为社会之中最具理想主义、公共情怀与专业精神的人之一。武汉疫情发生之后,全国差不多有300位记者涌入湖北与武汉,他们时刻传递着居住在这850平方公里内1000多万人的动态,字里行间渗透着某种希望或悲伤的力量,甚至能够影响微博热搜的排名、某款药品所属上市公司的股价与政府的某些决策。 这些号称是“瞭望者”的记者也在武汉经历了不少魔幻时刻,比如: 一位记者采访一位居民,两人隔着一米多远。记者想近一点,向前走了一步,居民下意识后退了半步。另一位记者买空了酒店附近一家“盒马鲜生”超市里的所有罐装可乐,共有40多罐,每天定量喝,最多一罐。还有一位记者,已经吃了十几天外卖,吃的最多的蔬菜是土豆,肉食则是鸡肉,他甚至断言,鸡肉“酸酸的,有一股味儿,肯定是冷冻保存的”。 在医生、护士与志愿者之外,在武汉报道的记者同样引人关注。我们联系到了3位目前在武汉疫情中心区报道的记者,一位是北京某报社的记者杨越,另一位是上海某报社的记者老林,以及武汉当地某报社的记者叶行。透过他们的讲述,或许,我们更可以了解到武汉目前最真实的状况。 现在有些媒体有点泄气记者姓名:杨越年龄:30岁职业工龄:6年工作单位:北京某报社到达武汉报道日期:1月28日虽然身在武汉,但我对李文亮医生的采访是在微信上进行的。时间应该是在1月31日,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当时李文亮住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根本没机会见面。他尝试着说了几句话,李文亮当时已经说不上话了,我听着,太痛苦了。李文亮医生(已于2月7日凌晨去世)生前与杨越微信对话截图 /杨越供图 他的声音很喘,显得特别疲惫,就跟尘肺病人似的。李文亮回复信息,有的快,有的慢,但回复的都比较简短,快点20秒左右就回一条,慢点可能就两三分钟。我跟他聊天的时候,感觉他状态挺好的。从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出他的心情还不错,因为那两天他身体有好转,自己也比较有信心。 李文亮跟其他的采访对象都不一样。在武汉采访,可能接触10个医生,8个是拒绝的,包括普通人都可能会拒绝你的采访,但是李文亮明显不排斥。 想不到一个多星期后,他就去世了。在他去世的那一刻,我就想到了,这一定会引起一波巨大的民意波动,因为从心理和情感上,大家接受不了。 我决定去武汉报道新闻时,正在河南老家,与父母、妻子在一块准备过年,时间是1月25日,大年初一。那天,我看到报社群里的消息,有编辑问,谁愿意去武汉。我没犹豫,立刻私聊编辑,说,我愿意去武汉报道。 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就当上了记者,一干就是6年。2003年非典爆发时,我正在读书。武汉疫情开始时,我觉得不太可能是真的,毕竟非典刚过去17年,大规模的传染病基本要等到100年或者50年才爆发一次,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再来? 家里人问我,你为啥要去,太危险了。我说,这是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有最安全的防护。其实都没有,但这样的回答最能让家里人放心。 我所有的采访设备都在北京,第二天,我就坐上了回北京的火车。1月28日,我带着口罩、酒精、微C泡腾片与录音笔、照相机等物品去了武汉。口罩没在北京买到,一部分是同事送的,一部分是报社发的,剩下的都是家人或者亲戚送的。 当时已经是武汉封城的第6天了。武汉站买不到票了,我只得买到郑州站,等到了武汉再补票。车到湖北孝感,临时停靠,我想下车拍几张照片,结果发现火车站的灯全黑着。 到了武汉,刚下过雨,天气有点冷,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