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公文汇编 > 分类讲话汇编

分类讲话汇编

在2022中期宏观峰会上的讲话(20220717)

2022-12-14 14:44:58 分类讲话汇编
提升市场主体就业承载力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2022中期宏观峰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22中期宏观峰会。在此,我代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对出席本次峰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今年以来,受到新一轮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国务院各地区各部门出台实施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着力稳定宏观大盘。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二季度国民经济运行

 

提升市场主体就业承载力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在2022中期宏观峰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22中期宏观峰会。在此,我代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对出席本次峰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以来,受到新一轮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国务院各地区各部门出台实施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着力稳定宏观大盘。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二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二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成果十分不易。与此同时,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不稳固,稳就业等任务依然繁重。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选在这个时点组织一场聚焦宏观经济的会议,邀请专家就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很有意义。作为智库,既要能正确认识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科学分析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情况,也应善于总结有效经验,给出良策方法,为经济工作提供有益借鉴。这也是一个智库组织使命所在。最近,围绕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我也参加了一些调研。借这个机会,我想就支持市场主体、促进就业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就业对稳宏观经济大盘的意义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也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标志。经济增速过低,就会直接冲击就业。过去讲,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现在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学者测算,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可以带动200万左右的就业。今年以来,我国失业率有所攀升,城镇调查失业率自2月份以来持续超过5.5%的目标值。6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3%,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就业面临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就业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就业关系到收入,涉及千家万户。不仅是对城镇居民,对外来务工的农民工也是一样。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四成以上。在一些省份,外出打工收入占农民收入一半以上。稳住就业就稳住了民生,就稳住了经济运行的基本盘。

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是稳就业的关键

我国就业人数7.5亿人,城镇就业人数4.7亿人。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顶梁柱”和主力军。城镇新增就业基本上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绝大多数是靠市场主体吸纳的。2021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其中中小微企业超过4,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1亿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8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支撑了4.4亿城镇就业人员以及近2.9亿农民工就业。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使得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一方面,受疫情反复冲击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市场主体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产业链供应链不畅、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已经长时间承受成本、需求、利润等方面的压力,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部分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心不足,对投资前景看不准,不敢增资扩产,进而缺少岗位需求,影响劳动者就业信心。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对劳动力岗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间接影响到劳动力需求。传统低端的制造业对就业贡献逐步下降,高校毕业生增多,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些劳动条件较差的岗位对从业者的吸引力下降,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稳定和扩大就业,仅靠公共部门扩招和提供基层就业岗位的作用有限。从长期看,还是要靠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这类市场主体对吸纳就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有“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能够吸纳高端技术人才,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突破;也有传统制造业以及物流快递、餐饮外卖、电商服务等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进城务工劳动力,关系到农民致富。

三、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稳定就业的建议

短期来看,中央确定了社保费缓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帮扶措施,积极释放稳岗政策效能,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堵点,已经开始见效;长期来看,要继续着眼于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和个人职业能力。

(一)持续改进金融服务。各方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是要发挥货币财税等宏观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活市场主体自身的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二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匹配不同的融资需求,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三是发挥银行机构的内生激励作用。让银行内部真正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银行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四是发挥政府的引导撬动作用。探索把涉企政府信息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与金融机构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让银行机构更精准地为中小微企业客户画像。提高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覆盖面,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二)持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调研中发现,“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情况还是比较普遍。一些制造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一些新技术专业人才有较大用人需求。还需要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增长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另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也催生了一些新职业和灵活就业的新形态。应当研究做好配套社会保障,保护好劳动者权益。

(三)抓住数字经济机遇。一方面,数字化需求已深度融入人们日常,数字经济催生了大量新职业。据统计,仅共享经济的服务提供者已达8,400万人。其中,平台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发挥好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共享、精准匹配资源方面的优势。同时,推动市场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走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道路,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调研中有企业反映平台企业的收费问题。现在很多实体企业的经营销售大量依靠互联网平台,还有不少没有实体店面、完全依靠网店的个体工商户。他们在与平台企业互动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服务收费等方面缺少定价话语权。这是一个发展中的新问题。要防止不正当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创造鼓励创新、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着力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是保障公平竞争机会。中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受疫情冲击,产业链上游,甚至地方政府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账期拉长、要求下游企业垫资等现象有所抬头。要加大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清理力度。同时,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为,避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夯实信用基础。在经济下行压力环境中追加抵押担保,是信息不对称下对冲违约的增信措施,这么做虽然可以理解,但也势必推高融资及交易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经济学课程里常讲到荷兰诚信传统,荷兰商船被困,船员们宁肯付出生命代价而不动客户货物,正是这种较高的信用水平,成就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地位。中华传统文化里也有很多讲诚信的例证,比如东南沿海的“侨批”,最终反映在诚信建设上。通过讲信誉、守诚信,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成本。